两边的腰痛怎么回事
双侧腰痛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肌肉骨骼系统问题(如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变)、泌尿系统问题(如双侧肾结石、双侧输尿管结石)、妇科问题(女性的盆腔炎、子宫肌瘤);就医时机为双侧腰痛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时,检查项目有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期女性、儿童就医时各有注意事项。
一、常见原因及相关分析
(一)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1.腰肌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或弯腰工作等,是常见诱因。例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导致双侧腰部疼痛,疼痛多为酸痛、胀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年龄方面,中青年人较为常见,但其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对于女性,孕期由于体重增加,腰部负担加重,也可能引发腰肌劳损导致腰痛;男性若从事重体力劳动,同样易因腰部肌肉过度使用出现腰肌劳损。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退变、损伤等是主要原因。当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时,可引起双侧腰部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年龄上,多见于20-50岁人群,不过随着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年轻人群发病也有增加趋势。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腰部外伤史等都是高危因素,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患病风险不同。
3.腰椎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腰椎出现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等改变。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年龄越大,腰椎退行性变的发生率越高。这会导致腰部稳定性下降,引起双侧腰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可能加重,严重时会影响腰部活动功能。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骨质流失加快,可能会加速腰椎退行性变的进程,增加腰痛发生风险。
(二)泌尿系统问题
1.双侧肾结石
肾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饮食等多种因素有关。结石在肾脏内移动时,可引起双侧腰部的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常伴有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多见于30-5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饮水少、饮食中高钙、高草酸等成分摄入过多等是常见诱因。
2.双侧输尿管结石
多由肾结石下移至输尿管所致。患者会出现双侧腰部或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绞痛,同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其发病年龄和性别特点与肾结石类似,结石的形成因素同样包括代谢、饮食等方面,长期尿液浓缩等情况会增加输尿管结石的发生风险。
(三)妇科问题(女性)
1.盆腔炎
女性盆腔内器官发生炎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可引起双侧腰部疼痛,同时伴有下腹部坠胀、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常见于性活跃期女性,尤其是有不洁性生活史、不注意经期卫生等情况的女性。盆腔炎的发生与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也易发病。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当肌瘤较大或位置特殊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双侧腰部疼痛,还可能伴有月经改变、腹部包块等症状。多见于30-50岁女性,其发病与女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肥胖、高血压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就医建议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就医时机
如果双侧腰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高热、剧烈呕吐、血尿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就医。例如,出现下肢突然无力无法行走,可能提示神经受压严重,需紧急处理;高热伴腰痛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情况。
(二)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腰部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压痛部位、腰部活动度等,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
影像学检查:如腰椎X线可初步观察腰椎骨质情况;腰椎CT或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清晰显示腰椎间盘、脊髓等情况;泌尿系统超声可检查肾脏、输尿管是否有结石等病变;妇科超声等可用于排查女性妇科相关疾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腰痛可能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医时需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病史、近期身体状况变化等。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检查和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孕期女性:孕期出现双侧腰痛需谨慎,要排除先兆流产、胎盘位置异常等特殊情况。就医时应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如非必要不做X线检查等。
儿童:儿童双侧腰痛相对少见,若出现需警惕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就医时要详细描述发病过程、伴随症状等,医生会根据儿童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