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扭伤最有效的方法
手腕扭伤需分急性期处理和恢复期康复训练及就医建议。急性期应用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之后明确损伤程度;恢复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腕关节屈伸、旋转)和力量训练(握力、手腕伸展与屈曲抗阻);出现剧烈疼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处理。
一、急性期处理
1.RICE原则应用
休息(Rest):手腕扭伤后应立即停止引起疼痛的活动,让手腕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例如,避免继续用扭伤的手腕进行提拿重物等动作,这有助于减少肿胀和疼痛的加重,因为持续活动会使受伤部位的血管进一步扩张,加重局部出血和炎症反应。对于儿童来说,要特别注意避免其在手腕扭伤后进行跑跳等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要让受伤手腕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冰敷(Ice):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冰块包裹毛巾后对扭伤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研究表明,冰敷可以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对缓解急性扭伤的症状有显著效果。但需要注意,不要让冰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尤其是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要严格注意冰敷的方式。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其血液循环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冰敷时要密切关注皮肤状况,防止出现冻伤等情况。
加压包扎(Compression):使用弹性绷带对扭伤的手腕进行加压包扎,适当的压力可以进一步减少肿胀。包扎时要注意从手指端向手腕方向进行,保证压力均匀。但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过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消肿的效果。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包扎的力度需要适当调整,儿童的皮肤和血管相对脆弱,包扎时更要轻柔且注意压力的控制;对于老年人,如果有血管硬化等情况,也要避免包扎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抬高患肢(Elevation):将扭伤的手腕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以使用枕头等将手腕垫高。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抬高患肢都有助于肿胀的消退。例如,儿童手腕扭伤后,可以让其将受伤手臂放在胸前较高的位置;老年人则可以在床上将手腕垫高,保持患肢高于心脏平面。
2.明确损伤程度:在急性期处理后,需要初步判断手腕扭伤的严重程度。如果经过休息、冰敷等处理后,疼痛和肿胀没有明显缓解,或者出现手腕畸形、活动明显受限等情况,可能存在骨折等较严重的损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X线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儿童手腕扭伤,由于其表述能力可能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手腕的活动情况和外观表现,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对于有既往手腕损伤病史的人群,再次扭伤时更要警惕损伤加重的可能,及时评估损伤程度。
二、恢复期康复训练
1.关节活动度训练
腕关节屈伸训练:缓慢地进行手腕的屈伸动作,每次屈伸尽量达到最大范围,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通过这种训练可以逐渐恢复腕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例如,坐在椅子上,手臂自然下垂,缓慢地将手腕向上弯曲(背伸),然后再向下弯曲(掌屈)。对于儿童,要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适度的训练,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再次损伤;老年人由于关节灵活性下降,训练时要更加缓慢、轻柔,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腕关节旋转训练:分别进行手腕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动作,同样每组10-15次,每天3-4组。旋转训练可以改善腕关节的旋转功能。在进行旋转训练时,要保证肩部保持稳定,主要通过手腕的转动来完成动作。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旋转训练时,要根据自身的关节活动度情况调整动作幅度,儿童要避免过度旋转导致损伤,老年人要防止因关节退变而加重损伤。
2.力量训练
握力训练:可以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每次握力器挤压到最大程度时保持3-5秒,然后缓慢放松,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握力训练有助于增强手腕周围肌肉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稳定手腕关节。对于儿童,可以选择适合其力量的小型握力器进行训练;老年人在进行握力训练时要注意力度,避免因力量过大而引起手腕不适。
手腕伸展与屈曲抗阻训练:可以借助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手持弹力带另一端进行手腕的伸展和屈曲抗阻动作,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3-4组。这种抗阻训练能够进一步增强手腕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进行抗阻训练时,要根据自身的力量情况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儿童要选择阻力较小的弹力带,老年人则要根据肌肉力量适当调整阻力大小,以达到有效的训练效果又不加重损伤。
三、就医建议
1.及时就医情况:如果手腕扭伤后出现剧烈疼痛、肿胀迅速加重、手腕无法活动、皮肤出现青紫瘀斑范围不断扩大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对于儿童手腕扭伤,若出现哭闹不止且手腕活动明显受限的情况,也要及时就医;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手腕扭伤后更要谨慎,一旦有异常表现应尽快就医,因为这类人群可能出血后不易止住,损伤恢复相对困难。
2.医生的评估与处理: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可能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等)来评估手腕扭伤的具体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对于骨折等较严重的损伤可能需要进行固定等处理,对于单纯软组织损伤较严重的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辅助治疗等。在整个就医过程中,患者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有过敏史的患者要及时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