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治疗包括抗感染、手术及支持治疗。抗感染需早期、足量、足疗程用抗生素,依病原菌选药,特殊人群用药有考量;手术针对严重心脏并发症,不同人群手术有差异;支持治疗要卧床休息、保证营养,特殊人群有不同支持要点,需综合多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改善预后。
一、抗感染治疗
1.用药原则: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生素是关键。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例如,对于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常选用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青霉素联合链霉素等,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精准选择合适药物。
2.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在选择抗生素时需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发育情况,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严重损害且儿童耐受性差的药物;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用药时要调整药物剂量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妊娠期患者用药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当出现严重的心脏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如瓣膜穿孔、破裂、腱索断裂引起难治性心力衰竭;感染难以控制;真菌性心内膜炎等情况。
2.不同人群手术差异: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心功能等状况,术后要加强护理和康复监测;老年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前需进行多学科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术后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等,术后要控制基础疾病,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三、支持治疗
1.一般支持:患者需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要限制水钠摄入,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变化。
2.特殊人群支持要点:儿童患者生长发育需求特殊,要保证营养均衡且符合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需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妊娠期患者除了保证自身营养外,还要考虑胎儿的营养需求,监测胎儿宫内情况。
心内膜炎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基础病史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