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拉肚子是宫寒吗

来源:民福康

月经期拉肚子不一定是宫寒,其有激素影响、饮食因素、胃肠道疾病等多种可能原因,针对一般人群、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女性有不同的建议,如注意保暖、调整饮食、适当休息等,特殊人群还需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做好健康管理等。

一、月经期拉肚子与宫寒的关系

月经期拉肚子不一定是宫寒。宫寒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指子宫寒冷,可表现为月经周期延后、经色暗淡、经行腹痛等,但月经期拉肚子有多种可能原因。从西医角度看,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可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从而导致腹泻,这是较为常见的生理因素;另外,经期身体抵抗力下降,若饮食不当,如进食过多生冷、油腻食物,也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拉肚子情况。

二、其他可能导致月经期拉肚子的因素

(一)激素影响

月经期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发生变化,前列腺素分泌增多,前列腺素除了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外,还会作用于胃肠道,使胃肠道蠕动加快,进而引起腹泻。这种情况在很多女性经期都可能出现,并非一定是宫寒导致。

(二)饮食因素

如果经期不注意饮食,食用了过多寒凉、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辣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拉肚子现象。例如,大量进食生冷食物后,胃肠道受到寒冷刺激,蠕动加快,就容易引起腹泻。

(三)胃肠道疾病

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的女性,如肠易激综合征等,在月经期间由于身体的特殊状态,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肠道不适,出现拉肚子症状,这与宫寒并无直接关联。

三、针对月经期拉肚子的建议

(一)一般人群

1.注意经期保暖,尤其是腹部,可以使用热水袋等保暖物品,避免受寒加重胃肠道不适。

2.调整饮食,经期应进食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减轻经期不适。

(二)特殊人群

1.青春期女性: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经期更要注意自身健康管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以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和胃肠道功能。

2.育龄期女性:如果有备孕计划,出现月经期拉肚子情况,应更加注意饮食和身体调理,尽量避免因胃肠道不适影响身体整体状态,为受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若拉肚子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影响备孕。

3.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经期出现拉肚子情况时,要特别关注身体营养状况,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因经期不适加重心理负担,可通过适当运动等方式缓解身体不适。

了解疾病
宫寒
宫寒指的是子宫寒冷,是中医上一种常见的症候名称。宫寒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而外来寒邪侵袭身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月经期拉肚子是宫寒吗?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月经期拉肚子可能是宫寒所致。若女性存在宫寒,可能会在月经期出现月经量少、闭经、经期浮肿、痛经或者腹泻等症状,一般还会伴随小腹冷痛、手足发凉、腰酸腰凉等现象。但是临床可能会引起月经期拉肚子的原因有很多,如腹部受到病毒、真菌、细菌或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食物中毒、用药不当以及患溃疡性结肠炎、胃肠炎、
宫寒湿气重会引起腰疼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宫寒湿气重会造成腰疼,女性表现出宫寒湿气重,很容易造成不孕症的问题产生。所以可以经过中药的方式进行调理,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建议到正规的中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用药,从根本上改善宫寒湿气重的情况。最好不要吃生冷的食物,要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为主,注意个人身体的保暖。
宫寒用什么泡水喝?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宫寒可以用艾草(有专门做好的艾草茶)、生姜、红糖、红枣泡水喝;也可以早晨起来煮生姜、花生、红枣汤喝。造成宫寒的原因有:月经期不注意避风避寒(经期洗头、洗澡、经期摸冷水)、平时饮食一年四季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夏季不避雨,夏季出汗后冲冷水澡、洗冷水头。宫寒的治疗可以选择:口服中药调理、中医艾灸调理。
宫寒会引起月经推迟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宫寒有时可能会造成月经的推迟的情况发生,造成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造成女性情绪不稳定,可能会造成月经推迟,在平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熬夜,也可能会造成月经推迟。具体的可以去医院妇产科就诊,在医生的安排下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经过正确的方法进行调理,在此期间女性
宫寒痛经怎么调理食补?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宫寒痛经主要是由于病人喜欢吃寒凉食物,或者喜欢穿的比较单薄导致的,缓解宫寒痛经的方法有:第一可以经过饮食调节,平时多吃温热食物如大蒜,葡萄酒,面食,羊肉,牛肉以及大枣等,绝对忌吃那些寒凉生冷的食物;第二就是注意腹部保暖,平时尽量穿厚一点尤其是腹部;第三就是口服艾附暖宫丸治疗。
宫寒引起的痛经怎么办?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宫寒造成的痛经建议可以到医院去检查之后服药,然后喝红糖姜水辅助缓解疼痛。\n若是宫寒造成的痛经,最好在来月经的时候煲一碗红糖姜片水趁热喝下去,有驱寒暖宫,并且使月经血流出更顺畅,缓解痛经。但是建议还是去医院进行B超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所造成的痛经或者子宫发育畸形所造成的痛经。此外,如果用红糖姜片
宫寒湿气重怎么调理?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宫寒湿气重,多是寒湿阻滞包宫以后所造成的,在选择调理方案上:一、适当的多吃一些温化寒湿功效的食物,比如生姜红糖水,艾草煮鸡蛋等。二、选择艾灸理疗的方法,可以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等。三、选择传统的中药汤剂进行调理服用暖宫散寒,温化寒湿的中药汤剂。
宫寒湿气重怎么调理吃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宫寒湿气重可以先做食疗来看看效果,首先建议用薏米,红豆或者山药来健脾除湿,同时用生姜,红糖等来进行驱寒,能有效的改善宫寒的症状。其次建议安排中药来治疗,建议多吃健脾除湿的中药或者配合散寒止痛的中药来进行调经,能有效的改善痛经和宫寒的症状。在经期注意保暖,不要用冷水洗澡。
痛经是因为宫寒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痛经在中医临床上所讲是因为宫寒所造成的,主要是由于在月经期由于受寒着凉,气滞血瘀所造成的经血不畅造成的疼痛。因此建议在月经期应当注意保暖,防止着凉,忌食生冷冰冻食物。同时可以用艾灸进行调理,调理时可以选择取穴八髎穴、子宫穴、神阙穴、三阴交、足三里、期门穴、中极穴、中脘穴等。痛经严重者在月经期也可以选
怎么调理宫寒导致的痛经?
冯秀山 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宫寒导致的痛经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调理,日常需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部以及下肢;同时应避免贪凉,避免进食生冷以及寒性的食物,如雪糕等。此外,月经期间以及产后、哺乳期都应避免接触冷水,也应避免居住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经期女性应避免冒雨涉水。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使用热水泡脚,也可在泡脚水中加入具有祛湿驱寒功效的
中医认为宫寒的原因是什么
杨维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宫寒有内在的原因,有外在的原因。外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可能是因为平时生活起居不注意,比如贪凉饮冷或者在经期的时候有过涉水。第二、可能是长期居住在寒凉的环境。第三、可能是因为经期吹了空调。第四、有可能是因为贪食一些过于寒凉的食物。第五、有可能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穿得比较单薄,遭受了风寒之邪的侵袭,这些外因会导致寒邪凝聚胞宫而导致
宫寒怎么治疗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宫寒是女性肾阳不足临床表现,造成宫寒的原因有很多,有些人天生体质较寒,后天因素包括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吃寒凉的食物,过劳或易怒导致阳气损伤。治疗宫寒,可以使用宫寒散,宫寒散主治下腹坠胀、痛经、下腹部不暖、四肢寒凉、脸色苍白、小便频多、口淡无味等病症;也可以使用红花暖宫蛋和红姜茶等进行食疗。月经期间,女性患者可以用热水泡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
宫寒不孕的症状
马希贵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宫寒不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症状:第一,发胖,子宫热量不够,为了维持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会当成护卫使者,子宫越冷越需要堆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第二,月经异常,月经来时会导致小肚子疼痛、发凉,月经颜色发黑、有血块,少数女性痛经可能会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子宫温暖了以后,体内的气血运行通畅,如果子宫受寒就会凝结。
怎么判断自己宫寒不孕
崔维强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女性宫寒是因为肾中阳气不足导致,一般会出现手脚冰凉、小腹不冰凉坠胀、白带量增多以及来月经痛经不适,经血量少、色黑、排除不畅、不孕等症状,如女性有这些症状,并且长时间不怀孕,多是宫寒不孕症状,可遵医嘱服用药物暖宫调理,也可以做针灸或艾灸暖宫治疗。
宫寒怀孕的几率大吗
王芳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宫寒不代表不孕,大多数宫寒患者还是能够正常受孕,导致不孕不育原因非常多,宫寒并不是主要因素,常见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有输卵管儿粘连、内分泌异常、生殖器官畸形等,所以当女性不孕时重点要排除以上因素。宫寒也分为轻中重度,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备孕前也要适当调理,以增加受孕几率。
宫寒湿气重的女人怎么调理
王芳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宫寒湿气重给出以下建议:第一、建议平时要适当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排除湿气,还可以促进子宫血液循环,因此也能够改善宫寒症状。第二、不要吃寒凉食物,日常饮食可以适当吃姜、羊肉、红糖等温性食物。第三、药物调理,这需要面诊医生,根据自身情况服用一些暖宫祛湿中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