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乳糖不耐受什么症状
母乳乳糖不耐受会引发消化道症状和其他伴随症状,消化道症状有腹泻(大便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等,进食后不久出现,婴儿越小越频繁)、腹胀(肠道产气积聚致腹部膨隆,进食后加重);其他伴随症状包括肠痉挛(婴儿突然哭闹不止)、呕吐(肠道不适致胃部反向蠕动,呕吐物多为未消化奶液,频率程度各异)、体重增长缓慢(营养吸收差致体重增长慢)、肛周皮肤改变(频繁腹泻致肛周皮肤发红糜烂等)。
一、消化道症状
1.腹泻:母乳乳糖不耐受时,婴儿肠道内缺乏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母乳中的乳糖,未被分解的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导致肠道渗透压增高,引起腹泻。典型的腹泻大便性状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汤样,泡沫多,有奶块,每日数次至10余次不等。这种情况在婴儿进食母乳后不久即可出现,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更为频繁地出现腹泻症状,因为他们对母乳中乳糖的消化依赖于相对稳定的乳糖酶水平,而乳糖不耐受会打破这种平衡。
2.腹胀: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发酵会产生气体,导致肠道内气体积聚,引起腹胀。婴儿可能会出现腹部膨隆的表现,自己可能会感到不适,表现出哭闹不安等情况,尤其是在进食母乳后腹胀可能会加重,因为进食母乳会继续带来未被消化的乳糖进而产生更多气体。
二、其他伴随症状
1.肠痉挛:由于肠道内环境的改变,可能会引起肠痉挛,表现为婴儿突然哭闹不止,哭闹时间较长,难以安抚。这是因为肠道内气体积聚以及肠道蠕动的异常等因素刺激了肠道神经,导致肠痉挛的发生,在母乳乳糖不耐受的婴儿中较为常见,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因素,可能更容易出现这种较为剧烈的肠痉挛表现。
2.呕吐:部分母乳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肠道的不适反应通过神经反射等传导至胃部,引起胃部的反向蠕动导致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奶液,呕吐的频率和程度因人而异,一些婴儿可能只是偶尔呕吐,而一些婴儿可能呕吐较为频繁。
3.体重增长缓慢:长期的母乳乳糖不耐受会影响婴儿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虽然婴儿摄入了母乳,但由于乳糖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婴儿体重增长缓慢。对于婴儿来说,体重增长是反映其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长期体重增长缓慢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母乳乳糖不耐受等问题。
4.肛周皮肤改变:由于频繁腹泻,粪便对婴儿肛周皮肤的刺激增加,容易导致肛周皮肤发红、糜烂等改变。婴儿的肛周皮肤较为娇嫩,频繁的粪便刺激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皮肤问题,如感染等,所以对于母乳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的婴儿,要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