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乳糖不耐受
可通过自我评估饮用含乳糖饮品后的反应(停摄入后症状缓解或再摄入重复出现提示可能乳糖不耐受)、氢呼气试验(测呼气氢浓度,各年龄段适用,注意检测前准备等)、粪便酸度检测(测粪便酸度,不同年龄采集有别,酸度升高提示可能)、基因检测(辅助判断,有遗传倾向时参考,非唯一诊断依据)来判断是否乳糖不耐受。
一、自我评估症状表现
1.饮用含乳糖饮品后的反应:饮用含有乳糖的牛奶、奶粉等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在摄入乳糖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这是比较常见的判断线索。不同个体症状轻重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胀,而有些人可能腹泻症状较严重。对于儿童来说,若饮用含乳糖乳品后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情况也需警惕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对于成年人,可能更易察觉自身消化道的不适反应。
2.症状与乳制品摄入的关联:如果停止摄入含乳糖的食物后,上述消化道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再次摄入后又重复出现,那么乳糖不耐受的可能性较大。例如,某个体停止饮用牛奶后腹胀腹痛等症状消失,再次饮用后又出现,这一关联对于判断很重要。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其饮食相对单一,若主要的乳制品摄入停止后症状改善,再尝试摄入又出现症状,更能提示乳糖不耐受;成年人如果日常饮食中乳制品是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停止和再次摄入后的症状变化则更为关键。
二、进行氢呼气试验检测
1.检测原理:人体摄入乳糖后,乳糖不耐受者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不能完全消化分解乳糖,未被消化的乳糖到达肠道后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氢气等气体,通过检测呼气中氢气的浓度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一般是让受检者口服一定量的乳糖溶液,然后定时收集呼气样本进行检测。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但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要注意检测过程中的配合情况。检测前需空腹或禁食一定时间,避免食物干扰检测结果;检测过程中要按照要求保持呼吸等,确保检测的准确性。比如儿童在检测前可能需要提前做好安抚工作,使其能够配合呼气样本的收集;成年人则要严格遵循检测前的饮食要求等。
三、进行粪便酸度检测
1.检测原理:乳糖不耐受时,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使肠道内酸性增加,通过检测粪便的酸度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
2.检测方法及意义:收集粪便样本进行酸度测定。如果粪便酸度升高,提示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粪便的采集方法有所不同。儿童采集粪便时要注意避免污染,选取合适的样本量;成年人也要按照正确的粪便采集方法进行,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例如儿童采集粪便可能需要使用干净的容器,小心收集,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影响检测。
四、基因检测(辅助参考)
1.检测原理:通过检测与乳糖酶相关的基因位点,来判断个体是否存在乳糖酶基因缺陷等情况,从而辅助判断是否可能发生乳糖不耐受。
2.局限性及应用:基因检测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不能完全仅凭基因检测就确诊乳糖不耐受。它可以提示个体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潜在遗传因素。对于有家族中多人出现乳糖不耐受情况的人群,基因检测可能更有参考价值。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但要注意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受检测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比如儿童如果家族中有明显的乳糖不耐受遗传倾向,基因检测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但最终还是要结合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