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发症状多样,常见发热(约80%-85%患者出现,多为低热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心脏相关症状(约80%-85%患者可闻心脏杂音,部分患者以心力衰竭为首发表现)、栓塞症状(部分患者以栓塞为首发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栓塞表现不同)、其他症状(多数患者有轻至中度贫血,部分患者有乏力、盗汗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
发热: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约80%-85%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发热多为持续性低热,也可为中等度热或高热,体温可波动于37.5℃-39℃左右。不同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不规则,而老年患者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这是因为病原体在血液中持续引起炎症反应,刺激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
心脏相关症状
心脏杂音:约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多因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引起。原本无杂音的患者可出现新的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发生改变。不同年龄、不同基础心脏病的患者杂音表现可能不同,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其心脏杂音特点会因基础病变而异。
心力衰竭:较少作为首发症状,但也有患者以心力衰竭为首发表现,尤其是本身存在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患者,由于心内膜炎导致瓣膜穿孔、腱索断裂等,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症状。
栓塞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以栓塞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肾栓塞可出现腰痛、血尿等;脾栓塞可导致左上腹疼痛等。这是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形成的赘生物脱落,随血流栓塞相应部位的血管引起。不同年龄人群栓塞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栓塞可能更易累及脑等重要器官,而老年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多部位栓塞。
其他症状
贫血:多数患者有轻至中度贫血,病程较长者贫血较为明显。这与感染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慢性出血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患者贫血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因月经等因素影响,贫血症状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
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病情早期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劳累者可能更容易将乏力等症状归因于劳累,而未及时考虑到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