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伤后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外用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抗炎镇痛,儿童用需谨慎;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经皮肤渗透作用于局部,儿童用需注意避免接触黏膜,药物使用要综合病情等情况,优先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必要时咨询医生。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机制及适用情况:肌肉拉伤后常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疼痛,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常见的如布洛芬,可缓解肌肉拉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适用于大多数成年肌肉拉伤患者,但需注意有胃肠道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可能存在用药风险。
2.特殊人群提示: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格外谨慎,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可能对药物代谢和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较差,一般不优先选择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且无其他更安全替代方案时才考虑,同时需密切关注儿童用药后的反应。
二、外用药物
1.作用及适用情形:外用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可通过皮肤渗透作用于局部肌肉组织,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局部肌肉拉伤,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损伤部位,避免了口服药物可能对胃肠道等全身系统的影响,适用于皮肤无破损的肌肉拉伤患者,成年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2.特殊人群提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避免药物接触到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儿童皮肤吸收药物的情况与成人有差异,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肌肉拉伤后的药物使用需根据具体病情、患者个体情况等综合考虑,在选择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必要时咨询医生以获得更合适的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