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跟腱炎
跟腱炎有跟腱部位疼痛(行走等动作时加重)、肿胀、僵硬等症状;体征检查包括压痛、肿胀观察、活动受限检查;结合病史及生活方式判断,长期跑跳等运动、长期行走站立、突然增加运动量强度等易诱发,不同人群患跟腱炎风险不同。
一、跟腱炎的症状表现
跟腱炎常见的症状有跟腱部位的疼痛,通常在行走、跑步、跳跃等涉及踝关节活动的动作时疼痛会加重。比如长时间走路后,跟腱部位会有明显的酸痛感。还有跟腱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跟腱周围组织有肿胀隆起的情况。另外,跟腱处可能会有僵硬感,尤其是早晨起床后或者长时间休息后开始活动时,这种僵硬感会比较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之后活动又会加重。
二、体征检查方面
1.压痛检查:医生会检查跟腱的特定部位是否有压痛,跟腱炎患者在跟腱的止点附近或者跟腱的中部等部位通常会有明显的压痛。例如,在跟腱附着于跟骨的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感觉疼痛明显。
2.肿胀观察:观察跟腱周围是否有肿胀情况,肿胀程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跟腱炎的严重程度。如果肿胀较明显,说明炎症反应可能比较剧烈。
3.活动受限情况:检查踝关节的活动范围,跟腱炎患者由于跟腱疼痛,可能会出现踝关节活动受限,比如跖屈或者背伸等动作的活动幅度减小。
三、结合病史及生活方式判断
1.运动相关病史:如果有长期频繁进行跑跳类运动的病史,像运动员、经常进行篮球、排球等运动的人群,患跟腱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类运动中跟腱承受的负荷较大,容易导致跟腱损伤引发炎症。例如,一位篮球运动员,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跳跃、急停急转等动作,就比较容易出现跟腱炎。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行走、站立时间过长,或者突然增加运动量、运动强度,也可能诱发跟腱炎。比如一些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突然进行长时间的徒步旅行,就可能因为跟腱承受过度负荷而患上跟腱炎。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如果有过度的跑跳等活动也可能出现跟腱相关问题,老年人则可能因为跟腱退变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跟腱炎。女性在孕期由于体重增加等因素,也可能增加跟腱的负担,从而增加患跟腱炎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