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多样,与出血速度、出血量等相关,有呕血与黑便的特征表现,有头晕、乏力、心慌等循环系统表现,有贫血相关表现,还可有发热、肠鸣音活跃等其他表现,部分患者会诱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伴有呕血,若出血量较少、速度较慢,呕血多呈棕褐色或咖啡色;若出血量大、速度快,呕血则为鲜红色或伴有血块。黑便是由于血红蛋白的铁经肠道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一般呈柏油样黑亮,黏稠而发亮。如果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内推进较快,也可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例如,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就可能出现典型的呕血和黑便症状,当溃疡侵蚀血管时,出血速度和量不同会导致相应的呕血与黑便表现。
头晕、乏力、心慌等循环系统表现:急性大量出血时,由于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可导致周围循环衰竭。患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这是因为失血后机体为了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会调整血液循环,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出现上述一系列循环系统的代偿或失代偿表现。比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时更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明显异常,因为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
贫血相关表现:慢性小量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逐渐出现面色苍白、活动后气短等表现;急性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则表现为短时间内血红蛋白迅速下降,严重贫血时可出现心悸、气促等。这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机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所致。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贫血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如影响智力发育、运动能力等;老年患者贫血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他表现:出血后可刺激机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导致发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另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会有肠鸣音活跃的表现,这是因为肠道出血后,血液刺激肠道,引起肠道蠕动增强。对于有基础肝脏疾病等病史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