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怎么办
乳糖不耐受因体内乳糖酶缺乏致无法完全消化乳糖引起,有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选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及调整饮食结构,还有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乳糖不耐受的注意事项,若出现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了解乳糖不耐受的成因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体内乳糖酶缺乏,无法完全消化分解乳糖所引起。乳糖酶是人体肠道中参与乳糖消化的酶,婴幼儿时期乳糖酶活性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一些人群会出现乳糖酶活性下降的情况,比如部分亚洲人群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还有一些人可能因肠道疾病等导致乳糖酶暂时性缺乏。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
1.低乳糖牛奶:这类牛奶中的乳糖已部分被分解,乳糖含量相对普通牛奶降低,适合轻度乳糖不耐受人群。例如一些经过乳糖酶水解工艺处理的牛奶,其乳糖分子被分解为更小的片段,更易于消化。
2.无乳糖奶粉:完全不含乳糖,适用于乳糖不耐受较为严重的人群,特别是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时,可选择专门的无乳糖配方奶粉,能满足其营养需求且避免乳糖不耐受相关症状,如腹泻等。
3.乳糖酶制剂:在进食含乳糖食物前服用乳糖酶制剂,可帮助分解乳糖。比如在喝普通牛奶前服用乳糖酶滴剂或片剂,让乳糖在肠道内被提前分解,从而减轻不耐受症状。
(二)调整饮食结构
1.少量多次摄入含乳糖食物:对于轻度乳糖不耐受者,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摄入乳制品,让肠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比如每次喝少量牛奶,分多次饮用,逐渐增加耐受量。
2.搭配其他食物进食:在吃含乳糖食物时搭配一些非乳制品或其他食物一起吃,可减轻乳糖不耐受反应。例如吃奶酪时搭配蔬菜等,因为食物的混合进食可能会影响乳糖在肠道内的消化过程,从而缓解症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乳糖不耐受
婴幼儿乳糖不耐受需特别关注。母乳喂养的婴儿若出现乳糖不耐受,母亲应注意自身饮食中乳糖的摄入,可适当调整饮食;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则需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粉。同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其营养摄入充足,因为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需求高,乳糖不耐受若未得到妥善处理可能影响其正常生长。
(二)老年人乳糖不耐受
老年人乳糖不耐受时,要注重营养均衡。可通过选择低乳糖食品或补充钙剂等方式来满足身体对钙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因为老年人对钙的需求较高,而乳制品是钙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需要采取合适措施保证钙的摄入,同时避免因乳糖不耐受而排斥乳制品导致钙摄入不足。
四、就医情况提示
如果出现严重的乳糖不耐受症状,如剧烈腹泻、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等可能,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例如,通过粪便检查等了解肠道消化吸收情况等,从而制定更合适的应对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