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膝盖疼怎么办
膝盖受伤后首先要急性期处理,包括休息和冷敷;然后通过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缓解疼痛肿胀;接着根据情况就医评估并进一步处理,轻度损伤保守治疗,中重度损伤可能手术;最后分早期、中期、后期进行康复锻炼,以恢复膝关节功能,降低再次损伤风险。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立即停止引起膝盖疼痛的运动,让膝盖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突然膝盖疼,应马上停止当前活动;成年人运动中出现膝盖疼也需立刻停下。
2.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对膝盖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例如,青少年打篮球膝盖扭伤后,及时用冰袋冷敷能有效减轻肿胀程度。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在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一层毛巾。
二、缓解疼痛与肿胀的方法
1.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膝盖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但包扎力度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扎力度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皮肤较娇嫩,包扎时更要轻柔。
2.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膝盖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可以用枕头等将膝盖垫高。比如上班族午休时膝盖受伤,可将腿抬高休息。
三、就医评估与进一步处理
1.就医检查:如果膝盖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明显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来明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对于儿童,MRI检查相对更安全,能更清晰地看到软组织损伤情况;成年人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2.根据损伤情况处理
轻度损伤:若只是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轻度拉伤等,可能会采用保守治疗,如适当休息、物理治疗(后期可进行热敷等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等。例如,老年人轻微膝盖扭伤,在休息和物理治疗基础上,可能会短期使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但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中度或重度损伤:如果是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等中度或重度损伤,可能需要根据情况采取手术治疗等。如年轻运动员半月板严重损伤,可能需要进行半月板修复或切除手术。
四、康复锻炼
1.早期康复(损伤后1-2周):在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后,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伸直膝盖,用力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儿童进行该锻炼时要注意强度,避免过度劳累;成年人可逐渐增加练习的强度和次数。
2.中期康复(损伤后2-6周):可以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练习,坐在床边,缓慢屈伸膝盖,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同时,还可以进行靠墙静蹲练习,背靠墙,膝盖弯曲,大腿与小腿呈90度左右,保持一定时间,逐渐增加保持时间。不同年龄人群的康复锻炼进度需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比如青少年恢复较快,可适当加快进度,而老年人恢复较慢则要循序渐进。
3.后期康复(损伤6周以后):逐步增加一些平衡训练和力量训练,如单腿站立练习、进行腿部力量的抗阻训练等。通过这些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功能,提高稳定性,减少再次损伤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