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为什么会得宫寒
女性宫寒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质方面有先天因素(如先天体质虚寒、先天肾气不足)和后天体质调理不当(如过度节食、缺乏运动);生活方式方面有居住环境寒冷潮湿、经期和产后护理不当;疾病方面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影响子宫气血运行)和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影响子宫血液循环和功能)易引发宫寒。
一、体质因素
(一)先天因素
部分女性由于先天体质较为虚寒,比如父母生育时年龄较大,或者母亲在孕期体质偏寒等情况,可能使得女性自出生起就存在阳气相对不足的体质基础,进而容易出现宫寒情况。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先天之肾气不足会影响人体的阳气生发根基,阳气不足则易导致宫寒状态的产生,这种先天因素导致的宫寒具有一定的个体体质根源性。
(二)后天体质调理不当
1.过度节食:长期过度节食会使机体摄入营养物质不足,尤其是缺乏足够的温热性质食物来补充能量和阳气,导致身体气血生化不足,阳气得不到充足的滋养,从而影响子宫的气血运行和温度维持,容易引发宫寒。例如,长期只食用蔬菜水果等相对寒凉的食物,而缺乏肉类、温热性谷物等补充阳气的食物,会使身体逐渐处于虚寒状态,子宫也会受到牵连出现宫寒表现。
2.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会使身体的气血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减缓,阳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无法很好地温煦子宫,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宫寒。现代社会很多女性长期久坐办公,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身体的气血运行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子宫周围的气血供应不足,温度调节能力下降,增加了宫寒发生的风险。
二、生活方式因素
(一)居住环境寒冷潮湿
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居住环境中,比如冬季居住在没有良好供暖设施的房间,或者夏季过度使用空调且温度过低,同时室内空气湿度较大等,会使人体长时间受到外寒的侵袭,寒邪容易侵入子宫,导致宫寒。例如,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人体体表的毛孔处于收缩状态,寒邪更容易通过皮毛等部位进入体内,进而影响到子宫的正常功能,引发宫寒相关症状。
(二)经期、产后护理不当
1.经期护理不当: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较为虚弱,此时若不注意保暖,如穿着过少、接触冷水、食用过多寒凉食物等,寒邪容易趁虚而入,凝滞于子宫,影响子宫的气血运行,导致宫寒。比如,经期用冷水洗头、洗澡,或者大量食用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都可能使寒邪侵袭子宫,引发宫寒问题。
2.产后护理不当:产后女性身体处于气血亏虚、腠理疏松的状态,若此时受到外寒侵袭,如过早接触冷水、居住环境寒冷等,寒邪容易深入子宫,导致宫寒。例如,产后没有做好保暖措施,过早出门吹风等,都可能使寒邪侵入子宫,影响子宫的恢复和正常功能,进而引发宫寒。
三、疾病因素
(一)内分泌疾病影响
一些内分泌疾病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和气血运行,从而增加宫寒的发生风险。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减缓,阳气不足,容易出现畏寒、怕冷等症状,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子宫的气血温煦,导致宫寒情况的出现。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会干扰子宫的生理状态,使得子宫处于相对虚寒的环境中。
(二)妇科疾病影响
某些妇科疾病也可能导致宫寒。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可能会影响子宫的血液循环和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子宫局部气血不畅,出现虚寒的情况。另外,慢性盆腔炎患者,炎症长期刺激子宫周围组织,会影响子宫的气血运行和温度调节,增加宫寒发生的可能性。临床研究发现,患有妇科炎症性疾病的女性,其子宫的微环境更容易出现虚寒状态,与宫寒的发生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