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饮食结构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增加含乳糖酶食物摄入;逐步适应乳糖摄入可少量多次摄入、搭配其他食物食用;补充乳糖酶制剂要选择合适产品并正确使用;特殊人群中婴幼儿要谨慎选择喂养方式、密切观察情况,老年人选择食物要注重易消化营养均衡且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糖酶制剂来缓解乳糖不耐受问题。
增加含乳糖酶食物摄入:部分天然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乳糖酶,如一些发酵乳制品在发酵过程中乳糖会被部分分解,像发酵程度较高的酸奶,其中的乳糖含量相对较低,且含有乳酸菌等有益菌群,适量食用不仅可补充营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乳糖不耐受反应。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婴幼儿可选择合适的发酵酸奶(需注意选择无糖或低糖且适合婴幼儿的产品);儿童和成人则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不同风味的发酵酸奶,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因过量摄入导致胃肠道不适。
逐步适应乳糖摄入
少量多次摄入:开始时可尝试摄入少量含乳糖的食物,如先喝少量牛奶,然后逐渐增加摄入量,让肠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例如,第一天先喝50毫升牛奶,观察身体反应,若没有明显不适,第二天可增加到100毫升,以此类推。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从少量含乳糖的母乳或配方奶开始,逐步增加喂养量;儿童和成人在尝试少量多次摄入含乳糖食物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应立即减少摄入量。
搭配其他食物食用:在食用含乳糖食物时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吃,如吃面包时喝牛奶,通过食物的综合作用减轻乳糖不耐受症状。这是因为其他食物的摄入可以延缓肠道对乳糖的消化吸收速度,使乳糖有更多时间被肠道内少量存在的乳糖酶分解。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婴幼儿在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时可正常搭配辅食一起;儿童和成人在进食含乳糖食物时可搭配米饭、蔬菜等食物,以达到缓解乳糖不耐受的效果,但要注意食物搭配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补充乳糖酶制剂
选择合适的乳糖酶制剂:市场上有多种乳糖酶制剂可供选择,应选择经过临床验证、质量可靠的产品。这些乳糖酶制剂可以在肠道中帮助分解乳糖,使乳糖不耐受人群能够安全地摄入含乳糖食物。对于婴幼儿,需选择适合婴幼儿使用的乳糖酶制剂,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儿童和成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乳糖酶制剂,但要注意查看产品说明书,了解其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等信息。
正确使用乳糖酶制剂: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乳糖酶制剂,一般是在食用含乳糖食物前服用。例如,在喝牛奶前将适量乳糖酶制剂加入牛奶中,使其充分混合后饮用。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准确掌握乳糖酶制剂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确保安全有效地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儿童和成人在使用乳糖酶制剂时也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同时注意观察自身服用后的反应,如出现过敏等不适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婴幼儿乳糖不耐受较为常见,家长在选择喂养方式时要特别谨慎。尽量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出现乳糖不耐受,母亲要注意调整自身饮食结构,减少含乳糖食物的摄入,从而间接减少母乳中乳糖的含量。同时,在给婴幼儿尝试逐步适应乳糖摄入或使用乳糖酶制剂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大便情况和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乳糖不耐受可能与年龄增长导致肠道乳糖酶活性下降有关。老年人在改善乳糖不耐受时,选择食物要更加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可以选择低乳糖的乳制品,如低乳糖牛奶等,同时搭配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在使用乳糖酶制剂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如是否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等,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和使用乳糖酶制剂,以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