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有多种症状表现,疼痛集中在跟腱部位,运动时加剧,早期间歇性后期持续性;跟腱周围肿胀,因炎症致血管扩张渗出;活动受限,踝关节背屈跖屈幅度减小,活动时感卡顿僵硬等;跟腱炎部位皮肤温度比周围略高,因炎症致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加。
一、疼痛
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跟腱部位,也就是脚后跟上方的肌腱区域。在运动过程中,尤其是涉及踝关节活动的动作,如跑步、跳跃等时,疼痛往往会明显加剧。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疼痛的感受可能有所差异,但根本的疼痛部位是固定的。例如,年轻的运动爱好者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后,跟腱部位会迅速出现疼痛;而中老年人群如果长期有过度使用跟腱的情况,也会在跟腱部位感到疼痛。从生活方式角度看,长期站立、频繁上下楼梯等也可能诱发跟腱部位的疼痛。
疼痛性质:多为酸痛、刺痛或胀痛等。早期可能是间歇性疼痛,在活动后出现,休息后可部分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即使在休息时也可能感觉到跟腱部位的不适。有相关研究表明,跟腱炎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跟腱的炎症程度相关,炎症越重,疼痛往往越明显。
二、肿胀
肿胀表现:跟腱周围会出现肿胀现象,可观察到跟腱部位有轻微的隆起,用手触摸能感觉到跟腱部位组织增厚、有肿胀感。年龄较小的患者由于身体代谢等特点,肿胀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但原理是相同的。女性患者在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时,可能会加重跟腱的压力,从而使肿胀情况更为突出。从病史角度,如果既往有跟腱损伤史,再次发生跟腱炎时肿胀可能会比首次发病时更严重。
肿胀原因:跟腱发生炎症反应时,局部的血管会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从而引起跟腱周围组织的肿胀。炎症介质的释放也会参与到肿胀的发生过程中,使得跟腱部位出现肿胀表现。
三、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患者会发现踝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比如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活动幅度减小。在进行正常的行走、跑步等动作时会感到困难。对于儿童来说,跟腱炎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跑动和跳跃等运动能力,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跟腱相对较为娇嫩,炎症对其活动的影响更为明显。女性如果平时有较多的日常活动,如逛街等,跟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困扰。有长期跟腱炎病史的患者,踝关节的活动受限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到日常的步态。
活动时的异常感觉:在活动踝关节时,除了活动范围减小外,还可能感觉到跟腱部位有卡顿感、僵硬感,或者在活动到某个角度时出现明显的疼痛,从而限制了正常的活动。
四、皮肤温度变化
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跟腱炎部位的皮肤温度可能会比周围正常皮肤温度略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加,从而使得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通过触摸可以感觉到跟腱部位皮肤温度相对较高,这种温度变化也是跟腱炎炎症存在的一个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皮肤温度的感知可能有细微差别,但总体上跟腱炎部位会有温度升高的现象。从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同时伴有局部感染等情况,皮肤温度升高可能会更为显著,但跟腱炎本身的炎症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皮肤温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