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由过度使用(包括运动因素和非运动性过度使用)、外伤因素(包括急性外伤和慢性累积性外伤)、疾病因素(包括肌腱病变相关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引起,不同因素下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受影响情况各有特点但关键与相应因素关联。
过度使用
运动因素:对于运动员及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如长跑、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参与者,由于跟腱反复承受过度的张力和压力,容易引发跟腱炎。例如,长跑运动员在长时间、高频率的跑步过程中,跟腱不断地收缩和拉伸,跟腱组织持续受到磨损,就可能逐渐出现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段的运动爱好者都可能因过度运动导致跟腱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时若不注意运动强度和姿势,也容易使跟腱承受超出负荷的压力而引发炎症;中老年人群运动时若运动量过大或运动方式不当,同样会增加跟腱炎的发生风险。男性由于通常参与的运动强度可能相对较大,且在运动中可能更易忽视运动防护等因素,相对而言在运动导致跟腱炎方面可能有一定的性别差异,但这并非绝对,女性在一些高强度运动中也同样会面临跟腱炎风险。
非运动性过度使用:一些日常活动量较大的人群,比如频繁登山、长时间步行的人,跟腱也会因长期的反复使用而受损。例如,经常登山的人,在登山过程中跟腱需要不断发力来支撑身体上下移动,长期如此会使跟腱组织发生慢性损伤,进而引发跟腱炎。
外伤因素
急性外伤:突然的外力损伤,如踝关节的扭伤、脚部的猛烈扭转等,可能直接导致跟腱的部分纤维撕裂或拉伤,从而引发跟腱炎。例如,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突然急停、变向时,脚部受到强烈的外力作用,容易造成跟腱的急性损伤,若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就可能发展为跟腱炎。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遭遇急性外伤导致跟腱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若发生脚部的意外扭转等情况也可能引发;老年人由于身体协调性下降,在行走或活动时也较易发生急性外伤而累及跟腱。男性和女性在急性外伤导致跟腱炎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异性差异,主要取决于是否遭遇了导致跟腱急性损伤的外力情况。
慢性累积性外伤:长期的微小创伤积累也会引起跟腱炎。比如,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底过硬、过薄等,会影响脚部的正常力学结构,使跟腱承受异常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跟腱的慢性损伤和炎症。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穿着不合适鞋子的情况不同,青少年可能因追求时尚而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中老年人可能因对鞋子舒适度关注不够等原因穿着不合适鞋子,从而都可能因慢性累积性外伤引发跟腱炎。男性和女性在鞋子选择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这并非导致跟腱炎的决定因素,关键在于鞋子是否符合脚部力学需求。
疾病因素
肌腱病变相关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会累及跟腱,导致跟腱出现炎症反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攻击关节及周围组织,跟腱也可能受到牵连,引发跟腱炎。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且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概率相对有一定特点,但在跟腱炎的发生上,主要与疾病本身对跟腱的累及有关。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异常,可能会影响跟腱的血液供应和组织代谢,增加跟腱炎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病变,使跟腱的营养供应受到影响,容易发生损伤和炎症。糖尿病患者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跟腱炎发生上的风险主要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有关,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在跟腱炎发生风险上没有本质差异,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