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因代谢废物蓄积等致血小板功能异常、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紫癜,成年患者发生紫癜需关注凝血等指标变化、积极治尿毒症并避免受伤,儿童患者则要谨慎、考虑生长发育及肾脏替代治疗选择且密切观察紫癜情况。
一、尿毒症与紫癜的关联机制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患者体内代谢废物蓄积、电解质紊乱及内分泌失调等情况较为突出。从血液系统角度来看,尿毒症会影响血小板功能,导致血小板黏附、聚集及释放功能异常,使得血小板无法正常发挥止血作用,增加出血倾向;同时,尿毒症时体内蓄积的毒素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出血,而皮肤黏膜的出血表现可能就为紫癜。例如,有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体内某些毒性物质可干扰血小板膜的功能,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进而增加紫癜发生的风险。
二、不同人群中尿毒症引发紫癜的特点及应对
(一)成年尿毒症患者
成年尿毒症患者发生紫癜时,需密切关注其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变化。由于尿毒症本身导致的血液系统异常,患者可能除了紫癜外还伴有其他出血表现,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此时要积极治疗尿毒症本身,通过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清除体内毒素,改善体内代谢紊乱状况,从根源上减少紫癜发生的相关因素。同时,要注意避免患者受伤,防止出血加重。
(二)儿童尿毒症患者
儿童患尿毒症引发紫癜时,需特别谨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血液系统及机体对尿毒症相关影响的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儿童尿毒症导致紫癜时,除了遵循一般尿毒症治疗原则外,更要关注治疗过程中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在肾脏替代治疗选择上需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并且要密切观察紫癜情况,因为儿童的皮肤黏膜相对娇嫩,紫癜可能提示更严重的出血倾向,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以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避免因尿毒症相关因素导致紫癜进一步影响其身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