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主要由过度使用相关因素、解剖及生理因素、其他因素导致,过度使用相关因素包括运动项目、姿势不当及日常活动,解剖及生理因素涉及跟腱自身特点、年龄、性别,其他因素有疾病因素等,这些因素使跟腱部位发生炎症反应。
一、过度使用相关因素
1.运动因素
运动项目:对于经常进行需要频繁跳跃、急停急转运动的人群,比如篮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等,跟腱承受的应力较大。在跳跃过程中,跟腱需要反复地收缩和拉伸来提供力量和缓冲,当运动强度过大、频率过高时,跟腱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引发跟腱炎。例如,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频繁的起跳和落地动作,会使跟腱不断受到牵拉,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跟腱炎。
运动姿势不当: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也会增加跟腱炎的发生风险。比如跑步时脚跟先着地的姿势,会使跟腱受到的冲击力增大;或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动作不规范导致跟腱受力不均衡,都可能引起跟腱的慢性损伤,逐渐发展为跟腱炎。
2.日常活动因素
长时间行走、站立等日常活动也可能导致跟腱炎。对于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群,如服务员、教师等,跟腱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容易出现劳损,从而引发跟腱炎。另外,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跟腱的弹性和韧性下降,在日常活动中也更容易发生跟腱炎。
二、解剖及生理因素
1.跟腱自身特点
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之一,由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腱融合而成,其主要作用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动作。但跟腱本身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少,这使得跟腱在受伤后修复相对缓慢,当受到轻微损伤时,就较容易发展为跟腱炎。
2.年龄因素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跟腱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还不够成熟,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更容易出现跟腱的损伤。而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跟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弹性降低,耐受力减弱,所以也是跟腱炎的高发人群。
3.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强,在参与一些高强度运动时,跟腱承受的负荷更大,相对女性而言更容易发生跟腱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女性如果进行过度的运动或者有不良的运动习惯,同样可能患上跟腱炎。
三、其他因素
1.疾病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跟腱的健康,从而增加跟腱炎的发生风险。例如,患有痛风的患者,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可能会沉积在跟腱部位,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跟腱炎。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跟腱,引发跟腱的炎症病变。
跟腱周围的局部病变,如跟骨后滑囊炎等,也可能影响跟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诱发跟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