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程度可通过外观与症状表现初步判断,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X线可初步排查骨折,MRI能更精确评估韧带等损伤情况;关节稳定性测试进一步判断,侧方应力试验评估内外侧副韧带稳定性,抽屉试验评估前后侧韧带稳定性,不同人群脚踝扭伤程度判断有特殊情况需考虑
一、外观与症状表现初步判断
1.轻度扭伤:受伤后脚踝仅有轻微的肿胀,皮肤表面可能没有明显的淤血,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一般还能勉强行走,只是在行走时会感到脚踝有一定的不适,这种情况通常是脚踝的韧带受到了轻度的牵拉损伤,比如日常生活中不小心轻度崴脚,韧带只是部分纤维受损。
2.中度扭伤:脚踝肿胀较为明显,可见局部有淤血斑,疼痛较为剧烈,行走会受到较明显的限制,可能需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工具才能行走,此时韧带损伤程度相对较重,部分韧带纤维断裂,但关节的稳定性尚基本存在。
3.重度扭伤:脚踝肿胀非常严重,可能出现明显的畸形,淤血范围广泛,疼痛剧烈到难以忍受,几乎完全无法行走,甚至可能出现脚踝关节的明显脱位或骨折等情况,这是因为韧带、关节囊等结构严重受损,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遭到破坏。
二、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
1.X线检查:可初步排查是否有骨折情况。对于轻度扭伤,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中度扭伤时,若有撕脱骨折等情况可在X线片上看到;重度扭伤时,往往能清晰发现骨折线、关节脱位等情况。例如,当发生外踝撕脱骨折时,X线能明确显示骨折块的位置和大小。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精确地评估韧带、软组织等损伤情况。对于轻度扭伤,MRI可发现韧带的轻度水肿;中度扭伤时,能看到韧带部分纤维断裂、周围软组织较多的水肿和出血;重度扭伤时,可清晰显示韧带完全断裂、关节内大量的积液等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损伤程度以制定治疗方案。
三、关节稳定性测试进一步判断
1.侧方应力试验:用于评估内外侧副韧带的稳定性。检查者握住患者足部,施加向外或向内的侧方应力。轻度扭伤时,侧方应力试验无明显异常活动;中度扭伤时,可感觉到有一定程度的异常松动;重度扭伤时,会出现明显的异常活动,提示韧带严重损伤甚至断裂。
2.抽屉试验:主要用于评估踝关节前后侧韧带的稳定性。对于前抽屉试验,检查者将患者足部固定,双手握住小腿远端向前推拉,正常情况下踝关节前后移动度很小,轻度扭伤时前后移动度轻度增加,中度扭伤时前后移动度中度增加,重度扭伤时前后移动度明显增大,提示前交叉韧带等结构严重损伤。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脚踝扭伤程度判断基本遵循上述标准,但儿童由于骨骼、韧带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判断时需更加谨慎,儿童扭伤后即使外观肿胀不严重,也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韧带损伤或骨骺损伤等情况,需结合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女性由于可能穿着高跟鞋等特殊鞋类增加扭伤风险,在判断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对扭伤程度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既往脚踝损伤病史的人群,再次扭伤时判断难度可能增加,需更细致地通过多种检查方法来准确判断此次扭伤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