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有关。铁摄入不足可见于婴幼儿喂养不当、儿童及成人挑食偏食、节食减肥、长期素食等情况;铁吸收障碍包括胃肠道疾病及药物影响、长期大量饮茶或咖啡等;铁丢失过多常见于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过多、咯血、钩虫病等)及反复鼻出血等情况。
一、铁摄入不足
婴幼儿时期:婴儿出生时体内储存一定量的铁,但如果是纯母乳喂养且母亲饮食中铁含量不足,婴儿可能从母乳中获取的铁不够。比如早产儿体内铁储存相对更少,若未能及时补充足够的铁,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一般足月儿出生后体内储存的铁可供生后4-6个月造血所用,但如果喂养不当,像添加含铁辅食过晚等情况,就会导致铁摄入不足。
儿童及成人:儿童时期若挑食、偏食,不爱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豆类、绿叶蔬菜等,长期下来会造成铁摄入不足。成人中一些节食减肥人群,过度控制饮食,也可能导致铁摄入不足;还有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长期素食者,由于饮食结构中缺乏动物性铁来源,也易出现铁摄入不足的情况。
二、铁吸收障碍
胃肠道疾病:某些胃肠道疾病会影响铁的吸收,例如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减少,而铁的吸收需要酸性环境,胃酸不足会影响铁的解离和吸收;慢性肠炎、克罗恩病等疾病会影响肠道对铁的吸收功能,导致铁吸收障碍。另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影响铁的吸收,如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会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影响铁的吸收。
其他因素:长期大量饮茶或咖啡,其中的鞣酸等成分会与铁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阻碍铁的吸收。
三、铁丢失过多
慢性失血:这是引起缺铁性贫血较常见的原因。例如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会有慢性失血情况,长期少量出血会导致铁丢失过多;女性月经过多也是常见原因,正常月经失血量一般较少,但一些女性月经量过多,如患有子宫肌瘤等疾病时,会使铁丢失增加;还有咯血,如支气管扩张患者反复咯血,也会导致铁丢失。另外,钩虫病患者肠道内钩虫吸附在肠黏膜上吸血,会造成慢性失血,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其他丢失情况:反复鼻出血等情况也可能导致铁丢失,如果长期存在这些情况而未得到纠正,也会引发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