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指女性40岁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表现有月经改变(月经稀发、月经量减少)、生殖系统相关表现(阴道干涩、性欲减退)、全身症状(潮热盗汗、失眠多梦、情绪波动)及远期健康风险(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不同女性表现有差异,有家族史等情况需关注及定期检查
月经改变:
月经稀发:月经周期延长,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间隔时间越来越长。这是因为卵巢功能减退,排卵异常,导致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到影响。例如,原本28-30天的月经周期,可能逐渐延长到35天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月经量减少:月经出血量较以往明显减少,严重者可发展为闭经。这是由于卵巢产生的雌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增生不足所致。
生殖系统相关表现:
阴道干涩: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萎缩,分泌物减少,从而出现阴道干涩的症状,可能会影响性生活,导致性交疼痛等问题。
性欲减退:雌激素对维持女性的性欲有重要作用,卵巢功能减退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可引起性欲减退,影响夫妻生活质量。
全身症状:
潮热盗汗:是卵巢早衰常见的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患者会突然感到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热,伴有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夜间或应激状态下更易发作。这是因为雌激素缺乏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失眠多梦:卵巢功能减退引起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包括免疫力下降等。
情绪波动: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焦虑、抑郁等。这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的激素水平变化影响神经递质有关,例如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导致情绪改变。
远期健康风险:
骨质疏松:雌激素对维持骨密度有重要作用,卵巢早衰患者雌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谢失衡,骨量丢失加快,易发生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尤其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会显著升高。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雌激素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卵巢早衰患者雌激素缺乏,会使血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从而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育龄女性。
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女性在卵巢早衰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长期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可能卵巢早衰相关症状出现得更早且更明显。对于有家族卵巢早衰病史的女性,应更加关注自身月经及相关症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卵巢早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