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参数会有变化,红细胞计数降低,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减小,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不同年龄人群因自身特点易患缺铁性贫血且血常规表现需结合各自正常范围及基础病史综合判断。
一、红细胞参数
1.红细胞计数(RBC):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计数通常会降低。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细胞,当体内缺铁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一般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约(4.0-5.5)×1012/L,成年女性约(3.5-5.0)×1012/L,儿童因年龄不同有相应正常范围,如新生儿约(6.0-7.0)×1012/L,1-2岁约(3.0-4.0)×1012/L等,缺铁性贫血时会偏离正常范围向低值移动。
2.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成年男性Hb正常范围约120-160g/L,成年女性约110-150g/L,儿童不同年龄有不同正常范围,新生儿约170-200g/L,1-4岁约110-150g/L等,缺铁性贫血时Hb会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下限。这是缺铁性贫血血常规中很重要的指标,因为缺铁首先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导致其浓度下降。
二、红细胞形态参数
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会减小。正常MCV范围成年男性约82-100fL,成年女性约82-95fL,儿童也有相应正常区间,缺铁时由于铁缺乏影响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使红细胞体积变小,MCV低于正常范围。
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MCH也会降低,正常MCH成年男性约27-34pg,成年女性约27-31pg,儿童有对应正常范围,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减少,MCH低于正常水平。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MCHC同样降低,正常MCHC约320-360g/L,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MCHC低于正常范围,这三个红细胞形态参数的改变是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典型表现,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三、其他相关参数
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缺铁性贫血中,RDW可升高。RDW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当存在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不同步时,RDW会增大,可辅助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及与其他贫血的鉴别。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由于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求大,若饮食中铁摄入不足等易患缺铁性贫血,血常规表现与上述类似但需结合儿童特定年龄的正常范围来判断;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因月经失血等原因易缺铁,血常规监测需关注上述指标变化;老年人若有慢性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等情况,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相关血常规改变,在评估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病史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