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缺乏对宝宝多方面有不良影响,影响体格生长致骨骼、肌肉发育异常;影响智力发育干扰神经递质合成与脑白质发育;降低免疫功能使免疫细胞功能受抑、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影响;影响消化系统致消化酶活性降低、黏膜病变。宝宝生长发育迅速需铁量大,家长要注意喂养,及时添加富含铁辅食,已贫血者遵医嘱治疗并密切观察生长发育等情况。
一、对体格生长的影响
1.影响骨骼发育:铁是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的关键元素,缺铁性贫血时,胶原蛋白合成障碍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研究表明,缺铁会使儿童长骨的生长板发育异常,导致身高增长缓慢。例如,长期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其身高可能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
2.影响肌肉发育:铁参与肌红蛋白的合成,缺铁会使肌红蛋白合成不足,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和发育。宝宝会表现出肌肉力量较弱,运动能力发展迟缓,如坐、爬、站、走等大运动发育较晚于正常儿童。
二、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1.影响神经递质合成:铁是多种与神经功能相关的酶的重要组成成分,缺铁会影响脑内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的合成。有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在认知发育方面会受到影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较正常儿童有所下降。例如,在进行认知测试时,缺铁性贫血宝宝在词汇理解、图形认知等方面的得分低于无贫血的宝宝。
2.影响脑白质发育:铁对脑白质的发育也至关重要,缺铁会干扰脑白质中髓鞘的形成,而髓鞘对于神经信号的快速传导起着关键作用。这会导致宝宝的智力发育受到长期的不良影响,表现为整体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降低免疫细胞功能:铁参与吞噬细胞的杀菌功能等免疫相关过程,缺铁性贫血时,宝宝的免疫细胞功能会受到抑制。例如,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会下降,使宝宝更容易遭受病原体的侵袭,表现为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如频繁出现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且病程相对较长,恢复较慢。
2.影响免疫球蛋白合成:铁缺乏会影响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削弱宝宝的体液免疫功能。使宝宝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进一步加重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影响消化酶活性:缺铁会导致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宝宝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因为铁缺乏会使味觉敏感度下降,同时胃肠黏膜的消化功能减弱,导致宝宝进食量减少。长期食欲减退又会进一步加重缺铁的状况,形成恶性循环。
2.导致黏膜病变:缺铁还可能引起消化道黏膜病变,如肠黏膜萎缩等,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除了铁之外,还会影响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进一步阻碍宝宝的生长发育。
五、特殊人群(宝宝)的温馨提示
对于宝宝来说,由于其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在婴儿期,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若母亲铁摄入不足,宝宝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家长应注意宝宝的喂养,保证婴儿在6个月后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的米粉、瘦肉末、动物肝脏等。对于已经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宝宝,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铁剂补充等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智力发育、免疫状况等方面,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干预措施,确保宝宝能够健康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