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缺铁性贫血危害众多,对生长发育可致体格生长迟缓、智力发育受影响;对免疫系统会使免疫功能降低;对消化系统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对心脏功能会致心脏负担加重;对婴幼儿还会影响器官发育关键期,因其器官功能不完善耐受差,需及时干预,家长要关注喂养、定期检查以减少不良影响。
体格生长迟缓:铁是参与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贫血,使机体携氧能力下降,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小儿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对营养物质需求大,缺铁性贫血时,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会受到影响,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标准。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身高标准差评分和体重标准差评分往往低于健康儿童。
智力发育受影响:铁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缺铁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婴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发生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小儿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且这种影响可能是不可逆的,即使后期纠正贫血,部分患儿仍可能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有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儿童在认知测试中的得分低于无贫血儿童,尤其在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差异显著。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免疫功能降低:铁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缺铁会使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例如,缺铁性贫血患儿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等)、消化道感染(如肠炎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这是因为铁缺乏会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功能等免疫相关机制,使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消化功能紊乱:缺铁可引起消化道黏膜病变,导致患儿出现食欲减退、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纸张等非食物物质)等表现。长期的食欲减退会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加重贫血的程度,形成恶性循环。例如,部分缺铁性贫血小儿会出现口腔黏膜异常、舌乳头萎缩等,影响味觉和消化功能,进而影响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脏负担加重:重度缺铁性贫血时,机体为了满足组织器官的氧供,会代偿性地增加心脏的输出量,长期如此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肥厚,甚至引发心功能不全。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增快等表现,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临床中可见,长期未纠正的缺铁性贫血小儿在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心脏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童。
对特殊人群(婴幼儿)的特殊危害:
影响器官发育关键期:婴幼儿时期是身体各器官发育的关键阶段,缺铁性贫血对其器官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例如,缺铁可能影响胃肠道黏膜的正常发育,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长期处于不良状态,进而影响整个营养代谢过程,阻碍身体的正常生长。同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导致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如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反应迟钝等,这些影响可能会持续到儿童期甚至成年期,对其一生的健康产生潜在不利影响。温馨提示:婴幼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缺铁性贫血的耐受能力差,一旦发生缺铁性贫血需及时干预。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幼儿的喂养情况,保证铁的合理摄入,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缺铁性贫血,最大程度减少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