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对人体多方面有不良影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影响神经系统致认知功能受损、神经发育异常,削弱免疫系统使感染风险增加,影响心血管系统致心脏功能改变、血管功能异常,引起消化系统症状和功能改变,对孕妇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风险并影响胎儿发育,对老年人加重身体虚弱、更明显影响相关系统致生活质量下降。
一、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儿童时期,身体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氧气运输能力下降,使得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例如,研究发现,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可能较正常儿童缓慢[1]。这是因为氧气是细胞代谢和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缺铁性贫血时细胞代谢受到影响,进而阻碍了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对于青少年来说,缺铁性贫血也可能影响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包括骨骼的发育等,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等问题。
二、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1.认知功能方面: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在儿童时期,缺铁性贫血可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这是因为铁是合成神经递质的重要原料,缺铁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从而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有研究表明,缺铁性贫血儿童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如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较正常儿童差[2]。对于成年人,长期缺铁性贫血也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问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2.神经发育异常: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铁性贫血对神经系统的危害更为严重。胎儿期缺铁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导致出生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婴幼儿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缺铁性贫血会干扰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髓鞘形成等过程,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神经发育缺陷,如智力低下等。
三、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铁是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元素,缺铁会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吞噬细胞的活性等。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使得身体抵御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容易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在儿童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缺铁性贫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更为显著,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正常生长。
四、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心脏功能改变:长期缺铁性贫血会使心脏处于代偿性工作状态。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心脏需要加快跳动频率和增加收缩力来提高血液循环速度。久而久之,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改变,进而发展为贫血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例如,患者在进行轻微活动时就可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
2.血管功能异常: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铁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影响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等。这可能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病几率可能会升高。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缺铁性贫血可引起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症状和功能改变。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症状。这是因为缺铁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酶活性等,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例如,铁缺乏会使胃黏膜更新速度减慢,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进而出现食欲下降等表现。长期的食欲减退又会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入,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缺铁性贫血的程度,同时也不利于身体的整体健康和康复。
六、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1.孕妇: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对自身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孕妇缺铁性贫血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因为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孕妇缺铁会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进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营养吸收障碍等问题,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而缺铁性贫血会加重老年人的身体虚弱状况,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老年人的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功能本就相对较弱,缺铁性贫血对这些系统的不良影响会更加明显,如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1]相关儿童生长发育与缺铁性贫血关系的研究文献。
[2]关于缺铁性贫血与儿童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