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主要表现为摄入含乳糖食物后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婴幼儿长期不耐受会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因肠道功能衰退症状易现且持续长需控乳糖摄入,有基础胃肠道疾病人群不耐受会加重症状需谨慎饮食。
一、胃肠道相关症状
乳糖不耐受主要表现为摄入含乳糖食物后出现胃肠道不适。其一,腹部不适,多为腹胀、腹痛,腹胀是因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积聚所致,腹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其二,腹泻,大便通常呈黄色或绿色稀便,质地水样或糊状,排便次数因个体乳糖耐受程度不同而有差异,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可达十余次;其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对未消化乳糖的消化吸收异常引发的应激反应。
二、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婴幼儿: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时,除上述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由于乳糖是婴幼儿获取能量及营养的重要来源,长期乳糖不耐受会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龄儿童等,需密切关注其饮食中乳糖摄入并及时调整。
老年人:老年人因肠道功能衰退,乳糖酶活性降低更明显,乳糖不耐受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较长,日常饮食中需严格控制含乳糖食物的摄入,否则易因腹胀、腹泻等影响生活质量,需注重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食品来维持营养均衡。
有基础胃肠道疾病人群:如本身患有肠炎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其肠道黏膜已受损,乳糖不耐受会进一步加重肠道负担,使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更显著,这类人群在饮食管理上需更为谨慎,避免食用高乳糖食物以减轻肠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