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病程达一定阶段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表现的阶段,病理基础是肝细胞广泛坏死等致肝脏结构与功能受损且有自身分期体系,肝衰竭是多种因素致肝脏严重损害出现多种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且分多期,慢性肝衰竭多在肝硬化基础上但病理机制有更严重肝细胞坏死,两者在病理生理、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及临床转归等多方面有差异,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属于肝衰竭中期。
一、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定义与特征
肝硬化失代偿期是肝硬化病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肝功能减退(如白蛋白合成减少致低蛋白血症、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致凝血功能异常等)和门静脉高压(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相关临床表现的阶段,其病理基础是肝细胞广泛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形成假小叶和再生结节,肝脏结构与功能严重受损,但有自身的疾病分期体系。
二、肝衰竭的分期及特点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导致严重肝脏损害,引起合成、解毒、排泄等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多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但其病理机制有更严重的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肝功能急剧恶化,在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如依据肝性脑病分期、凝血功能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及临床转归等方面与肝硬化失代偿期存在差异。例如,肝衰竭患者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INR>2.5等表现时病情更为危重,而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进展相对肝衰竭中期更为缓慢,在病理机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等多方面均有不同。
三、两者的差异体现
从病理生理角度,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细胞坏死程度、病情进展速度及整体病情危急程度与肝衰竭中期不同。肝衰竭中期有更严重的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急剧恶化,而肝硬化失代偿期虽有肝功能减退等表现,但相对肝衰竭中期,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及临床转归等存在差异,故肝硬化失代偿期不属于肝衰竭的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