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出性心包炎是心包脏层与壁层间有过量液体渗出的心包疾病,病因包括感染性(细菌、病毒)及非感染性(自身免疫病、肿瘤、心梗、尿毒症),病理表现为脏层与壁层间有大量液体积聚影响心脏功能,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及相应体征,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处理,儿童患者需谨慎选抗感染药等,老年患者需综合考量基础病等选治疗方案。
一、定义
渗出性心包炎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心包脏层与壁层之间出现过量液体渗出的心包疾病,心包腔内液体量通常较多,可影响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病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心包炎,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结核性心包炎等。
2.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可引发病毒性心包炎,进而发展为渗出性心包炎。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包,导致渗出性改变。
2.肿瘤:原发性心包肿瘤或转移性心包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心包,可引起渗出。
3.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包炎,可能出现渗出表现。
4.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体内代谢废物积聚可刺激心包,引发渗出性心包炎。
三、病理表现
心包脏层与壁层之间有大量浆液纤维蛋白性、血性或脓性等液体积聚,液体量较多时可限制心脏舒张,影响心脏的充盈和射血功能。
四、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
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因心脏舒张受限,肺淤血所致)、胸痛(多为锐痛,与呼吸运动相关)、心悸等。
(二)体征
早期可闻及心包摩擦音,随着积液增多,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还可能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循环淤血表现。
五、诊断方法
(一)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渗出性心包炎的重要检查手段,可直观显示心包腔内的无回声区,明确积液量及心脏受压情况。
(二)心电图
可出现低电压、ST段抬高、T波改变等异常表现,但特异性相对有限。
六、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如感染性渗出性心包炎需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抗感染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二)对症处理
对于大量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压塞的患者,需进行心包穿刺引流以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若为感染性因素引发,需谨慎选择抗感染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儿童的心功能及感染控制情况。
(二)老年患者
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量其肝肾功能、心功能状态等,选择相对安全、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