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可致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后、经量偏少、色黯红伴血块,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缓且遇寒或食寒凉加重,全身及下腹畏寒,有不孕倾向且白带清稀量多,还会腰膝酸软,舌脉表现为舌质淡暗、舌苔白润、脉象沉迟或沉细。
一、月经异常表现
1.月经周期紊乱:宫寒可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常见经期延后,月经周期可能延长至35天以上,且经量偏少,颜色黯红,部分还可能伴有血块,这是因为寒凝血瘀,阻碍经血正常排出。
2.经期不适:在经期时会出现小腹冷痛,得热则缓解,部分女性还会有痛经情况,疼痛较为剧烈,且经血排出不畅,这种情况在寒冷环境或经期进食寒凉食物后会加重。
二、身体畏寒表现
1.全身畏寒:患者常自觉怕冷,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即使穿着较多衣物仍感觉寒冷,这是由于宫寒导致阳气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2.下腹寒冷:下腹部位长期有寒冷感,即便在非经期也能感觉到,用手触摸下腹有凉感,这与子宫受寒,阳气不能温煦下腹有关。
三、生殖相关表现
1.不孕倾向:因宫寒影响子宫内环境,子宫温度偏低,不利于精子存活和受精卵着床,从而增加不孕的几率,研究表明宫寒状态下子宫内环境不利于胚胎早期发育。
2.白带异常:白带清稀量多,质地稀薄如水样,这是因为寒湿之邪下注,伤及带脉,导致带脉失约,出现白带异常情况。
四、其他伴随表现
1.腰膝酸软:由于肾阳不足,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阳亏虚不能温养腰膝,会出现腰膝酸软无力的症状,尤其在劳累后更为明显。
2.舌脉特征:舌质淡暗,舌苔白润,脉象沉迟或沉细,这些舌脉表现是中医判断宫寒的重要依据,反映出体内阳气不足、寒凝血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