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的引发因素包括过度使用(重复性动作、高强度运动)、年龄因素(儿童青少年因发育未成熟、中老年因肌腱退行性变)、疾病相关(风湿性疾病累及、糖尿病影响)及其他因素(姿势不良、外伤)。
一、过度使用相关
1.重复性动作:长期进行重复性的肢体运动,例如运动员频繁进行某一特定动作的训练,像网球运动员反复的挥拍动作,会使肌腱不断受到摩擦和牵拉,从而引发肌腱炎。研究表明,这类人群肌腱炎的发病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因为重复性动作会导致肌腱局部承受过度的应力,超出其正常的耐受范围,进而引起肌腱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2.高强度运动:进行高强度、超过身体负荷的运动时,肌腱所承受的压力急剧增加。比如马拉松运动员在长距离奔跑过程中,跟腱需要承受身体的巨大重量以及反复的蹬踏力量,容易造成肌腱的微小损伤积累,最终引发肌腱炎。相关运动医学研究显示,高强度运动人群中肌腱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适度运动者。
二、年龄因素
1.儿童及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若参与过度的体育活动,如过早进行专项体育训练且运动强度把握不当,其肌腱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肌腱炎。例如一些过早接受专业篮球训练的青少年,由于骨骼和肌腱的发育不协调,容易出现跟腱等部位的肌腱炎问题。
2.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腱会出现退行性变化,弹性和韧性逐渐下降。中老年人群在日常活动中,如上下楼梯、弯腰劳作等,肌腱需要承受一定的应力,而退行性变的肌腱难以承受正常的应力,容易发生肌腱炎。有研究发现,50岁以上人群肌腱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
三、疾病相关
1.风湿性疾病:某些风湿性疾病会累及肌腱,如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系统异常会攻击肌腱组织,导致肌腱出现炎症反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并发肌腱炎,这是因为自身免疫反应破坏了肌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发炎症过程。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肌腱的血液供应和代谢功能。高血糖会导致血管病变,使肌腱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同时代谢紊乱也会影响肌腱的正常修复,从而增加肌腱炎的发生风险。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肌腱炎的概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四、其他因素
1.姿势不良:长期保持不良的姿势,例如长时间弯腰驼背、伏案工作时颈部前伸等,会使相关部位的肌腱处于不正常的受力状态。比如长期伏案工作者,颈部的肌腱长时间处于紧张牵拉状态,容易引发颈部肌腱炎。这种不良姿势会导致肌腱局部应力分布不均,造成肌腱的慢性损伤,进而引发炎症。
2.外伤:急性的外伤,如扭伤、拉伤等,若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可能会遗留肌腱的损伤,在后续恢复过程中容易引发肌腱炎。例如踝关节扭伤后,跟腱周围的肌腱可能会受到影响,若损伤修复不彻底,就可能发展为肌腱炎。急性外伤会破坏肌腱的完整性,为炎症的发生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