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异常,妥善固定管道并准确记录引流液情况,早期禁食靠肠内或肠外营养维持,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饮食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并必要时雾化,医护及家属多沟通给予心理支持,针对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护理要点。
一、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一般每0.5~1小时监测1次并记录,若出现体温异常升高、心率过快或过慢、血压波动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因食道癌术后存在感染、出血等风险,生命体征变化可反映机体重要状况。
二、切口与管道护理
1.切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处理,防止切口感染,影响愈合。
2.管道护理:妥善固定胃管、胸腔引流管等各种引流管,保证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脱落,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若引流液异常(如量突然增多、颜色鲜红等)需立即报告医生。
三、饮食护理
1.早期阶段:术后早期需禁食,通过肠内营养(如鼻饲营养液)或肠外营养维持机体营养需求,保证蛋白质、热量等摄入,满足术后恢复基本需求。
2.逐步过渡:待肠道功能恢复(一般术后3~4天),先给予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再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粥、蛋羹等),最后恢复正常饮食,整个过程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进食过硬、过冷、过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消化道,影响吻合口愈合。
四、呼吸道护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术后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更需重视呼吸道护理。
五、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常因身体不适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医护人员及家属需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与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可通过讲解成功病例等方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利于术后康复。
六、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1.老年患者: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严格控制相关指标,同时注意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护理操作需轻柔,避免加重患者身体负担。
2.儿童患者:因身体机能发育未完善,管道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防止管道滑脱等情况,营养支持要保证全面合理,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心理护理需通过更童趣化的方式进行安抚。
3.女性患者:心理护理中需注重情感关怀,多倾听其内心担忧,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饮食护理上兼顾女性对营养与美观的双重需求,提供营养均衡且易消化的食物。
4.有基础病史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饮食护理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保证血糖稳定,同时在用药等方面需综合考虑基础病史对术后恢复的影响,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