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消化系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尿量及尿液性状有变化,早期可能尿量增多,尿液可出现泡沫增多、镜下血尿等;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贫血,有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血压升高及头痛等;部分患者有皮肤瘙痒症状。
一、消化系统症状
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消化系统往往首先出现异常。胃肠道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导致患者食欲减退,这是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尤其在进食后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后,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等不能正常排出,在体内蓄积,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例如,研究表明,约60%-70%的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其中食欲减退占比较高,这与体内毒素堆积影响胃肠功能有关。对于儿童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食欲减退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对于老年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的营养状况不良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其饮食的调整以保证基本营养需求。
二、尿量及尿液性状改变
1.尿量变化:早期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开始减退,不能有效地重吸收水分,导致尿液排出量增加。但随着病情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慢性肾衰竭早期尿量增多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因为儿童的尿量本身波动较大;老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储备能力下降,尿量变化可能更早被发现。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中约30%-40%会出现早期尿量增多现象。
2.尿液性状改变:尿液中可能会出现泡沫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蛋白质是形成泡沫的重要物质。另外,还可能出现血尿,不过血尿一般为镜下血尿,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尿液性状改变更应警惕慢性肾衰竭的可能,因为原有肾脏疾病可能会逐渐进展到肾衰竭阶段。
三、贫血相关症状
慢性肾衰竭早期,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导致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面色苍白是因为贫血导致皮肤黏膜供血不足,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进而引起乏力、头晕等表现。不同性别患者在贫血表现上可能略有差异,女性可能更易因为月经等因素掩盖部分贫血症状,而男性可能更早出现明显的乏力等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老年患者贫血会加重其心血管等系统的负担,因为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输送氧气,可能会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四、心血管系统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后,体内水钠潴留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患者可能会有头痛等症状,尤其是血压波动较大时。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在慢性肾衰竭早期出现血压升高更应引起重视,因为原有高血压基础可能会加速肾衰竭的进展。儿童患者血压升高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也需要及时处理,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影响儿童的肾脏发育和全身器官的功能;老年患者本身可能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血压升高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五、皮肤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这与体内毒素蓄积、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皮肤瘙痒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睡眠等产生不良影响。儿童患者皮肤瘙痒可能会因为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老年患者皮肤瘙痒可能会因为皮肤干燥等因素加重,需要注意皮肤的保湿等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