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肾炎为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临床类型妊娠时机体免疫等生理状态改变可影响病情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介质参与及妊娠生理变化促蛋白尿增高临床有蛋白尿及皮肤紫癜血尿等表现且影响母婴营养与致妊娠并发症监测需定期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压等治疗轻度对症支持中重度多学科协作选影响小药物孕妇要保证休息饮食控蛋白盐并定期产检多学科协作防并发症。
一、发病机制简述
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的临床类型,妊娠期间女性机体免疫系统等生理状态改变,可能影响紫癜肾炎病情,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异常,使得血浆蛋白漏出形成蛋白尿,其具体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介质参与等紫癜肾炎基本发病环节相关,同时妊娠相关的生理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等,促使蛋白尿增高。
二、临床特点体现
1.蛋白尿表现:尿常规检查可见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高于正常范围,妊娠期间正常孕妇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0.3g,若紫癜肾炎孕妇出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则提示蛋白尿增高情况。同时可能伴随紫癜肾炎的其他表现,如皮肤紫癜、血尿等,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2.母婴相关影响:蛋白尿增高可能影响孕妇营养状况,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导致低蛋白血症等,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可能造成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同时也增加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的风险。
三、监测要点说明
1.尿常规监测: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观察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周或每2周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蛋白尿等指标的波动。
2.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准确留取24小时尿液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测,能更精确评估蛋白尿的程度,从而为病情评估和治疗调整提供依据,通常每月至少检测一次。
3.肾功能监测: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了解肾脏功能状态,因为妊娠合并紫癜肾炎时肾功能变化也需密切关注,一般每月检测一次肾功能。
4.血压监测:妊娠期间血压变化与紫癜肾炎病情及妊娠并发症密切相关,需定期监测血压,至少每周监测1-2次,及时发现高血压情况,因为高血压可能加重蛋白尿及肾脏损伤。
四、治疗原则概况
1.轻度蛋白尿情况: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保证孕妇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优质蛋白的合理摄入(在肾功能允许情况下,一般每日优质蛋白摄入约0.8-1.0g/kg体重),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2.中重度蛋白尿情况:需多学科协作,由肾科和产科医生共同评估,在确保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治疗。一般可能会根据具体病情考虑使用对妊娠影响相对较小的药物,但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如必要时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但要权衡药物对母婴的风险和收益。
五、特殊人群(孕妇)注意事项
1.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时间建议不少于7-8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加重蛋白尿及肾脏负担,影响母婴健康。
2.饮食方面:控制蛋白质摄入总量,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同时注意控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建议<5g,以减轻肾脏负担,预防水肿等情况加重,因为高盐饮食可能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影响蛋白尿及血压等情况。
3.定期产检与多学科协作:严格按照产科要求定期进行产检,同时加强与肾科医生的沟通,及时将紫癜肾炎病情及蛋白尿变化等情况反馈给肾科医生,以便肾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母婴安全。要警惕妊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等,一旦出现相关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