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有多系统表现,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等;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心力衰竭;血液系统有贫血、出血倾向;呼吸系统有尿毒症肺炎;神经系统有尿毒症脑病、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有瘙痒;代谢紊乱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上需严格限水盐、注意休息。
一、消化系统表现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是因为体内蓄积的毒素会影响胃肠功能,如毒素堆积可导致胃肠黏膜水肿、糜烂等,进而影响消化吸收。例如,有研究表明,尿毒症患者胃肠道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和屏障功能受损,使得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受到阻碍,患者进食后易出现不适症状。
二、心血管系统表现
1.高血压: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这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升高;肾实质损害后,肾脏分泌的抗高血压物质减少,也参与了高血压的形成。
2.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水钠潴留、高血压等因素加重心脏负担,长期的尿毒症状态使心肌受损,心功能逐渐下降,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水肿等表现,这与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病变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三、血液系统表现
1.贫血:患者多有中度至重度贫血,主要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同时,尿毒症毒素可抑制骨髓造血、缩短红细胞寿命等,使得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相关症状。
2.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有出血表现,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这与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等有关,尿毒症时体内毒素蓄积影响了血小板的正常功能以及凝血因子的合成等过程。
四、呼吸系统表现
可出现尿毒症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这是由于体内蓄积的尿素等毒素可通过呼吸道排出,刺激呼吸道黏膜,同时,水钠潴留导致肺间质水肿等,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五、神经系统表现
1.尿毒症脑病: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这是因为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导致神经细胞受损、脑内环境紊乱等。
2.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出现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等,下肢较上肢常见,这与毒素蓄积、维生素缺乏等因素有关,长期的尿毒症状态使周围神经受到损害,影响了神经的传导功能。
六、皮肤表现
患者皮肤常出现瘙痒,与毒素沉积、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钙磷代谢紊乱可导致钙盐在皮肤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同时,毒素蓄积也会对皮肤感觉神经产生刺激,导致皮肤瘙痒难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七、代谢紊乱表现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者由于食欲减退、蛋白质丢失增加等原因,常出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肌肉萎缩等,这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免疫力。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可出现水肿或脱水,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脱水则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这与肾脏调节水钠平衡的功能严重受损有关。
钾代谢紊乱:可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高钾血症时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低钾血症时则表现为四肢无力等,这与肾脏对钾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失常密切相关。
酸碱平衡紊乱:多为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等表现,是由于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导致体内酸性物质蓄积。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可能在生长发育迟缓等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为肾脏功能异常影响了生长激素等的代谢和作用;女性患者可能在贫血等血液系统表现上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且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病情可能会有变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原发病可能会加重尿毒症的进展,在治疗和护理上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患者需要严格限制水、盐摄入,避免加重水钠潴留等情况,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减轻身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