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姜、桂圆、红肉、动物肝脏等食物可能有助于去除寒气或宫寒。
1.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功效。中医认为,生姜能驱散体内寒邪,尤其对于外感风寒或寒邪凝滞脾胃所致的寒气积聚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对于宫寒人群,适量食用生姜(如生姜红糖水)可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缓解因寒凝血瘀引起的小腹冷痛、经血不畅等症状,但需注意生姜性辛温,过量食用可能助热伤阴,阴虚体质者应慎用。
2.桂圆
桂圆又称龙眼,性温,味甘,归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中医认为,桂圆能补充人体阳气和阴血,对于气血不足、阳气亏虚导致的寒气内生或宫寒有一定改善效果。气血充足则能温煦脏腑,推动血液运行,从而减轻宫寒引起的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月经后期等问题,适合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人群作为日常滋补食材,但湿热体质及体内有痰火者不宜多吃。
3.红肉
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多性平或温,味甘,具有补气血、益脾胃、温肾阳的功效。其中,羊肉性温,更是温阳散寒的佳品,能补充人体阳气,驱散体内寒气,对于肾阳不足、寒邪内盛导致的宫寒尤为适宜,可改善腰膝冷痛、手足不温、宫寒不孕等症状。牛肉则能补脾胃、益气血,脾胃强健则气血生化有源,有助于增强身体的阳气和抗寒能力,适合长期寒气较重、体质虚弱者食用。
4.动物肝脏
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性温或平,味甘、苦,归肝经,具有补肝血、益肾气的作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血能载气,气血充足则阳气得以滋养,可间接起到驱散寒气的作用。对于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导致的宫寒,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能补充精血,改善因血寒引起的月经色暗、痛经等症状,但动物肝脏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过量食用,且湿热内盛者需谨慎。
除了食物外,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应遵医嘱吃些药物,如艾附暖宫丸、桂附地黄丸的呢过,具有理气养血、暖宫调经、温补肾阳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