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让脚部充分休息,72小时内冰敷(儿童缩短时间防冻伤),用弹性绷带适中加压包扎且从远端向近端,将受伤脚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疼痛明显可考虑非甾体抗炎药但特殊人群需谨慎,儿童扭伤脚肿冰敷包扎要轻柔肿或痛持续就医,老年人扭伤后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防骨折必要时做X线检查。
一、急性期基础处理
1.休息: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继续行走或负重,让受伤脚部得到充分休息,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例如,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尽可能减少脚部的受力。
2.冰敷:在受伤后的72小时内,可进行冰敷。每1-2小时冰敷一次,每次冰敷15-20分钟。使用冰袋或毛巾包裹冰块后敷于肿胀部位,通过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需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对于儿童,冰敷时间可适当缩短,且要密切观察皮肤状况。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脚部进行加压包扎,压力要适中,既能够起到减轻肿胀的作用,又不会影响血液循环。包扎时从远端向近端进行,保证绷带均匀贴合。
4.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的位置,例如平卧时在脚部下方垫枕头。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少脚部静脉淤血,从而减轻肿胀。
二、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
疼痛明显时可考虑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但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一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有一定镇痛消肿作用,但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的物理干预方法,避免随意使用成人药物。若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禁忌和年龄限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扭伤脚肿时,冰敷要格外小心,时间不宜过长,且要防止冰袋冻伤皮肤。加压包扎时力度要轻柔,避免影响儿童脚部正常发育。若肿胀明显或疼痛持续,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需警惕是否有骨折等严重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扭伤后肿胀疼痛时,除遵循上述基础处理外,更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差,肿胀消退可能较慢,且需警惕是否存在骨折等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X线等检查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