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松弛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增长致雌激素下降使阴道支持结构退行性改变;女性生理结构使妊娠分娩易致阴道松弛,多次分娩更严重;长期慢性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会因压力影响阴道周围张力引发松弛,缺乏盆底肌锻炼因盆底肌松弛增加风险;某些妇科疾病如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及先天性盆底结构发育异常也可致阴道松弛。
一、年龄因素
对于女性而言,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进入30岁以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会导致阴道周围的肌肉、筋膜等支持结构出现退行性改变。这是因为雌激素能够维持阴道组织的弹性和紧致度,雌激素水平降低后,阴道壁的胶原纤维减少、弹性纤维断裂,从而使得阴道松弛。例如,一项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阴道相关结构研究发现,30-40岁女性的阴道弹性纤维含量较20岁左右女性有明显下降趋势。
二、性别相关因素
女性特有的生理结构使得阴道在妊娠、分娩等过程中容易受到影响。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会对阴道壁的肌肉和筋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胎儿较大、产程较长或难产等情况都会增加阴道松弛的发生风险。此外,多次分娩的女性,阴道松弛的程度往往更严重,这是因为多次妊娠和分娩对阴道支持结构的破坏是累积性的。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慢性腹压增加:一些女性长期存在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情况,会导致腹腔内压力长期处于较高状态。腹腔内压力的持续增高会对盆腔脏器包括阴道产生向下的压力,长期作用下会影响阴道周围肌肉和筋膜的张力,逐渐引发阴道松弛。例如,有研究表明,慢性咳嗽病史超过5年的女性,发生阴道松弛的概率比无慢性咳嗽病史的女性高出约30%。
缺乏盆底肌锻炼:盆底肌是维持阴道紧致度的重要结构,如果女性长期缺乏有效的盆底肌锻炼,盆底肌会逐渐松弛。日常生活中,久坐不动、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等都会影响盆底肌的功能,导致盆底肌力量减弱,进而增加阴道松弛的可能性。
四、病史因素
某些妇科疾病也可能与阴道松弛相关。例如,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当子宫、膀胱或直肠等盆腔脏器发生脱垂时,会影响阴道周围的解剖结构和支持组织,从而导致阴道松弛。另外,一些先天性的盆底结构发育异常,也可能在成年后表现为阴道松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