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的处理包括急性期休息、冷敷,药物辅助用非甾体抗炎药(注意禁忌),康复治疗有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理疗)和康复锻炼(腰部伸展、旋转运动),还有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需根据不同人群特点进行合适处理。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急性腰扭伤后应立即停止引起疼痛的动作,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腰部过度活动,让受损的腰部肌肉等组织得到初步的放松和恢复,减少进一步损伤的可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休息都有助于缓解腰部的应激状态,比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更需要充分休息来让腰部肌肉恢复。
2.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腰部疼痛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缓解疼痛。不同人群均可采用冷敷,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儿童使用时更要控制冷敷时间和温度。
二、药物辅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等情况,比如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有胃肠道刺激风险等。
三、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
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腰部,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缓解肌肉痉挛。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温度和时间可适当调整,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也不宜过长。
按摩:在专业人员操作下进行腰部按摩,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状况调整手法,比如体质较弱的人群按摩力度应轻柔。按摩能够帮助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理疗:如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方法,可促进腰部组织的恢复。红外线照射能够深入组织内部,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不同人群均可进行理疗,但要注意照射距离和时间。
2.康复锻炼
腰部伸展运动:在疼痛缓解后可逐渐进行腰部伸展运动,如仰卧位屈膝抱腿,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尽量往胸部靠近,保持10-15秒后换另一侧,重复进行。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运动幅度和频率,比如年轻人可适当增加幅度和频率,老年人则要缓慢进行。这种运动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柔韧性。
腰部旋转运动:坐位下进行腰部旋转,缓慢转动腰部,左右各进行一定次数。通过腰部旋转运动可以进一步改善腰部的活动度,促进腰部功能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腰扭伤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要格外小心处理。休息时要选择合适的体位,避免不正确的姿势加重损伤。在康复锻炼时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简单的适合儿童的腰部活动,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强力治疗方法,如过度的按摩或强度过大的康复锻炼等,因为儿童骨骼肌肉等组织还在发育中,需要轻柔且适当的处理来促进恢复。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急性腰扭伤后恢复相对较慢。在处理时要更加注重避免加重骨骼损伤等情况。休息时要选择舒适且对腰部支撑较好的床铺,药物使用要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高。康复治疗中要更加缓慢、轻柔地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防止因动作过大导致再次损伤或加重骨质疏松等情况。
3.孕妇:孕妇发生急性腰扭伤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处理时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适当休息、轻柔的局部热敷等。在康复锻炼时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合孕妇的腰部活动,避免压迫腹部等影响胎儿的动作,要充分考虑孕妇的特殊身体状况来采取安全有效的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