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运动扭伤脚踝的临时处理方法为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
1.休息
一旦扭伤脚踝,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继续活动加重损伤,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将受伤的脚踝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以减少血液流向受伤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休息时间要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需要休息数天至数周。
2.冰敷
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冰敷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方法,可以使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受伤的脚踝上,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炎症渗出,缓解疼痛和肿胀。但要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脚踝进行加压包扎,可以进一步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要过松,否则起不到加压作用。包扎应从脚踝上方开始,逐渐向下缠绕,覆盖整个受伤部位。如果包扎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皮肤发紫等情况,应立即松开绷带,重新调整包扎力度。
4.抬高患肢
除了在休息时抬高患肢外,在平时也应尽量将受伤的脚踝抬高,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或被子,使脚踝高于心脏水平。抬高患肢可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有利于损伤的恢复。同时,要注意保持受伤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