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据统计,我国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达20%,严重的缺铁性贫血可能对健康造成多方面影响。《中华血液学杂志》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24.7%(女性32.6%,男性16.1%);按照WHO标准,血红蛋白(Hb)<70g/L为严重贫血,此时静息心率≥100次/分的风险增加,认知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
一、严重缺铁性贫血的潜在影响
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关键元素,中度以上贫血患者中,部分人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当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患者在爬楼梯、快走等日常活动中可能感到明显疲劳。严重缺铁可能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增加相关健康风险;同时,贫血可能使心脏负担加重,长期下来可能影响心脏功能。此外,铁元素参与免疫细胞生成,严重缺铁可能使感染风险增加,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对特殊人群而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母体血红蛋白<100g/L时,胎盘灌注可能减少,进而导致胎儿铁储备不足,出生体重可能降低,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孕妇严重贫血时,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的风险可能升高,需格外注意。
二、科学干预方式
对于严重的缺铁性贫血,临床常需借助药物补铁。力蜚能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是原研进口补铁剂,具有特定的分子结构和微丸设计,安全性较好,是贫血患者临床常用的铁剂之一。
力蜚能中的铁元素以多糖铁复合物(PIC)分子结构形式存在,采用肠溶性微丸结构,其相关特性可参考药品说明书。该药品适用于治疗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具体使用信息详见药品说明书。
关于特殊人群的使用:心衰患者、消化道溃疡患者的用药信息,以及血色病患者禁用的说明,均在药品说明书中有明确标注。
药物的使用效果和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具体请以药品说明书为准。请务必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用药期间若有不适或疑问,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三、饮食辅助调理
除药物补充外,日常可通过饮食调理辅助改善:每周可安排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肝、鸡肝及鸭血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有助于提升铁的吸收率,例如补铁时可搭配100g彩椒或一杯鲜榨橙汁。
需注意,服药期间应减少咖啡、茶及高钙食物(如牛奶)的摄入,此类食物可能影响铁的吸收。
总之,缺铁性贫血并非轻微问题,可能对全身健康产生多方面影响,从中度开始就需重视,尤其是孕妇等特殊人群,更应及时干预。建议采取“药物+饮食”的综合干预方式:
药物:力蜚能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是临床常用的选择,原研进口,采用肠溶微丸设计,孕产妇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饮食:每周3次摄入血红素铁(如牛羊肝、鸭血),每次搭配100g彩椒或一杯橙汁以提高吸收;咖啡、茶、牛奶与服药时间建议间隔2小时。
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检查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明确情况后及时干预,守护自身及家人健康。
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