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缺铁性贫血需积极寻找并去除病因,如月经过多女性就诊妇科、寄生虫感染需驱虫、胃肠道疾病要治原发;口服铁剂为首选可配维C饭后服,不能口服或无效时考虑注射铁剂且需专业操作;饮食上要多摄入含铁丰富食物并搭配维C促进吸收;儿童要合理添加辅食防铁中毒,孕妇需保证铁摄入并产检,老年人要注意胃肠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并选易消化含铁食物补充铁剂。
一、去除病因
积极寻找并去除导致缺铁的根源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例如,对于月经过多的女性,需就诊妇科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应进行驱虫治疗;因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胃肠道疾病。
二、补充铁剂
(一)口服铁剂
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常用药物有硫酸亚铁等。口服铁剂后,铁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因此可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需注意口服铁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可在饭后或餐中服用以减轻不适。
(二)注射铁剂
当患者不能口服铁剂(如严重胃肠道疾病导致口服铁剂无法耐受)或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注射铁剂。注射铁剂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且注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三、饮食调整
(一)增加富含铁食物摄入
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肉(牛肉、猪肉等)、动物肝脏、豆类(红豆、黑豆等)、绿叶蔬菜(菠菜、苋菜等)等。以红肉为例,每100克牛肉中含铁量较高,适当食用有助于补充铁元素。
(二)促进铁吸收的饮食搭配
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因此在摄入含铁食物的同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草莓等。例如,吃菠菜时搭配橙子,能增强铁的吸收效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阶段,缺铁性贫血需及时干预。饮食上应合理添加辅食,如在婴儿6个月后逐渐引入含铁丰富的泥糊状食物,同时注意辅食的多样化以保证营养均衡。需避免低龄儿童自行接触可能导致铁中毒的情况,家长应妥善保管铁剂等含铁物品。
(二)孕妇
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需保证充足的铁摄入,除饮食调整外,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确保自身及胎儿健康。
(三)老年人
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可能减退,影响铁的吸收。在补充铁剂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影响铁吸收或代谢的药物同时使用。饮食上应选择易于消化且含铁丰富的食物,并关注老年人整体营养状况,必要时在医生评估后进行铁剂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