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有一定自愈可能,但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多数情况需干预促进康复,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非自愈干预措施促进康复,若病情无改善甚至加重需及时就医。
影响跟腱炎自愈的因素
年龄方面: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轻度跟腱炎有更大可能在休息等基础措施下自愈;而老年人身体各方面机能衰退,包括跟腱组织的修复能力,所以相对年轻人更难自愈,往往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在患病后仍然持续进行导致跟腱损伤的活动,比如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频繁进行跳跃等对跟腱负荷较大的动作,那么跟腱炎自愈的概率会大大降低;相反,患病后严格避免相关损伤动作,多休息,就有利于跟腱炎的自愈。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跟腱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修复能力,使得跟腱炎自愈变得困难;而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相对更有可能自愈。
促进跟腱炎康复的非自愈干预措施
休息:减少引起疼痛的活动,让跟腱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是基础的干预措施。比如跟腱炎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行走、跑步、跳跃等。
物理治疗:可以采用冰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数次,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还可以进行超声波治疗等,促进跟腱组织的修复。
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后,逐渐进行跟腱的拉伸等康复锻炼,增强跟腱的柔韧性和力量,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再次损伤跟腱。比如可以进行坐姿跟腱拉伸等简单的锻炼动作,但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对于跟腱炎是否能自愈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患病后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促进康复,如果病情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