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直观表现为体重显著超出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范围、身体脂肪分布均匀皮纹增多体型圆润,运动耐力下降活动易气喘,可能有睡眠呼吸暂停影响睡眠心肺,心血管系统易致血压升高,部分存在胰岛素抵抗致血糖血脂异常、青春期发育异常,还会因体型受同伴嘲笑产生心理行为问题,多数有食欲亢进偏好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食物加重肥胖。
一、体型外貌表现
小儿肥胖症最直观的体型外貌特征是体重显著超出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范围,通过体重指数(BMI)评估,BMI≥同年龄、同性别儿童BMI第95百分位数可确诊为肥胖。外观上表现为身体脂肪分布均匀,皮肤可能出现皮纹增多(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褶皱增多),体型偏圆润,身材较同龄人更为丰满。
二、身体机能相关表现
1.运动耐力下降:由于脂肪堆积增加身体负荷,肥胖儿童运动时易疲劳,表现为爬楼梯、跑步等活动时较同龄儿童更早出现气喘、速度减慢等情况,运动耐力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
2.呼吸系统异常:可能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现象,夜间睡眠中打鼾、呼吸暂停、憋醒等,这与肥胖导致上气道脂肪沉积,引起气道狭窄或阻塞有关,长期可影响睡眠质量及心肺功能。
三、心血管系统表现
肥胖儿童心血管系统易受影响,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其血压值高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血压范围,长期肥胖状态会增加儿童未来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内分泌代谢表现
1.胰岛素抵抗:部分肥胖儿童存在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如空腹血糖可能高于正常水平,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可能升高,增加患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风险。
2.青春期发育异常:青春期肥胖儿童可能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异常,女孩可表现为月经初潮提前,男孩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等假性早熟表现,这与肥胖引发的内分泌紊乱相关。
五、心理行为表现
肥胖儿童因体型与同龄人不同,可能面临同伴嘲笑等情况,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出现社交退缩、情绪不稳定等行为表现,影响心理健康和正常社交发展。
六、消化系统表现
多数肥胖儿童存在食欲亢进现象,偏好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食物,进食量明显多于正常体重儿童,且进食速度较快,长期过度进食进一步加重肥胖程度,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