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脱位需要通过制动与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制动与休息
一旦发生髌骨脱位,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可以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或躺下,将受伤的腿伸直,不要随意移动。
2.冰敷
在脱位后的24-48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的膝盖上,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2-3小时冰敷一次。冰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和组织液渗出。
3.加压包扎
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膝盖进行适度加压包扎,包扎力度要适中,以能感觉到轻微压力但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加压包扎可以减少肿胀,稳定关节。
4.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腿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在腿下垫一个枕头或垫子。
5.手法复位
对于首次发生髌骨脱位且没有明显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尝试通过手法将脱位的髌骨复位。复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定的疼痛,需要放松配合医生操作。
6.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生髌骨脱位、伴有严重骨折或韧带损伤、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等。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以改善髌骨的轨迹,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可以增强髌骨的稳定性。手术治疗后,患者同样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在固定期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早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即在不活动关节的情况下收缩肌肉。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如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屈膝训练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