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蛋白尿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分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类,生理性因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致轻度蛋白尿量少可恢复,病理性由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其他疾病等引起量相对多伴其他异常,相关检查有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压、肾功能、超声等,临床处理生理性需休息复查,病理性针对原发病处理需多学科协作关注孕妇及胎儿状况且年龄大孕妇需严密监测管理。
一、定义
孕妇蛋白尿指孕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正常范围,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有微量蛋白质,尿常规检测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或定量小于0.15g/24h,当尿蛋白定量≥0.3g/24h或尿蛋白定性阳性时可称为蛋白尿。
二、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因素
孕期随着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可能出现轻度蛋白尿,一般程度较轻,不伴有其他明显异常,去除诱因(如适当休息等)后多可恢复。
(二)病理性因素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妇蛋白尿的常见病理性原因,患者常伴有血压升高、水肿等表现,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全身小动脉痉挛,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有关。
2.肾脏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孕期原有肾脏疾病加重可出现蛋白尿,除蛋白尿外,可能伴随肾功能相关指标异常等表现。
3.其他疾病:严重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蛋白尿,此类情况相对较少见,但需引起重视。
三、分类
(一)生理性蛋白尿
一般量较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小于1g,去除诱因后多可恢复,临床多无其他明显异常表现。
(二)病理性蛋白尿
量相对较多,且可能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异常等相关指标改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孕妇健康及胎儿生长发育。
四、相关检查及临床意义
(一)尿常规
是初步筛查蛋白尿的常用方法,可通过尿蛋白定性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及大致程度。
(二)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能更准确评估尿蛋白排出量,有助于明确蛋白尿的严重程度。
(三)其他检查
需结合血压监测、肾功能检查(如肌酐、尿素氮等)、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蛋白尿的原因及评估孕妇和胎儿的状况。
五、临床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生理性蛋白尿
需注意休息,定期复查,观察蛋白尿变化情况。
(二)病理性蛋白尿
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的蛋白尿需监测血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肾脏疾病等相关的蛋白尿需多学科协作,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状况,因为病理性蛋白尿可能导致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同时要考虑孕妇年龄、孕期阶段等因素,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面临更高的妊娠风险,需更严密的监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