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早期有吞咽哽噎感(进食较硬食物时短暂停滞或哽噎,易被忽视,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需警惕)和胸骨后不适(隐痛、闷胀等,家族病史人群应密切关注);中晚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从进食固体到流质都困难)、食物反流(含黏液、宿食等,长期吸烟饮酒人群需高度警惕)、消瘦乏力(肿瘤消耗、进食困难致全身症状)及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支气管、主动脉等引发声音嘶哑、呛咳、大出血等其他症状,不同人群患食道癌风险不同需关注相关症状及时排查。
一、早期症状
1.吞咽哽噎感
多在进食较硬食物时出现,比如吃馒头、米饭等固体食物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食物通过食管时有短暂的停滞或哽噎感觉,这是因为食道癌早期病变导致食管局部黏膜粗糙、僵硬,影响了食物的正常通过。这种哽噎感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容易被忽视。对于有长期进食过烫、过辣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一些喜欢喝滚烫浓茶、吃火锅的人,更应警惕这种早期症状,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2.胸骨后不适
患者可感觉胸骨后有隐痛、闷胀感等。疼痛程度较轻,一般不剧烈,有的患者描述为像针刺样、牵拉样疼痛,疼痛可间歇出现或在进食时加重。这是由于肿瘤刺激食管局部神经引起的。对于有家族食道癌病史的人群,即直系亲属中有患过食道癌的人,更应密切关注胸骨后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因为遗传因素也是食道癌发病的一个风险因素。
二、中晚期症状
1.进行性吞咽困难
这是中晚期食道癌最典型的症状。起初可能只是进食固体食物时有困难,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进食半流质食物、流质食物甚至水都困难。例如,患者一开始吃馒头觉得难以下咽,后来喝稀粥也会有明显阻碍,最后连喝水都很困难。肿瘤不断生长,使食管腔狭窄逐渐加重,从而严重影响食物的通过。对于老年人群体,本身食管蠕动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若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更要及时排查食道癌,因为老年人是食道癌的高发人群之一。
2.食物反流
因食管梗阻的近段有扩张与潴留,可发生食物反流,反流物一般含有黏液,混杂宿食,可呈血性或可见坏死脱落组织块。反流物可能会刺激食管周围组织,引起呛咳等症状。对于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的人群,其患食道癌的风险较高,若出现食物反流症状,需高度警惕食道癌。长期吸烟会导致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化,增加癌变几率;大量饮酒会损伤食管黏膜,破坏食管的正常防御功能。
3.消瘦、乏力
由于肿瘤消耗、进食困难等原因,患者会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患者身体逐渐虚弱,活动耐力明显降低。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本身可能就存在代谢紊乱,若同时患有食道癌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会使基础疾病的控制更加困难,需要综合考虑食道癌和基础疾病的治疗。
4.其他症状
当癌肿侵犯喉返神经时,可出现声音嘶哑;侵犯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瘘,导致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癌肿侵犯主动脉,可引起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长期不良职业暴露的人群,如接触石棉等物质的工人,其患食道癌的风险可能增加,若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更要及时检查,因为职业暴露因素也可能与食道癌的发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