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自己是不是低血糖可以根据典型症状识别、测量血糖值、发作时间与诱因等。
1、典型症状识别
低血糖发作时,常见症状包括心慌、手抖、出汗(尤其是冷汗)、饥饿感明显,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意识模糊。若症状在进食后迅速缓解,需高度怀疑低血糖可能。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老年人可能以行为异常或嗜睡为主,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或面色苍白。
2、测量血糖值
直接的方法是使用便携式血糖仪测量指尖血糖。正常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若血糖值低于3.9mmol/L(糖尿病患者低于3.9mmol/L或非糖尿病患者低于2.8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测量时需确保血糖仪校准准确,并注意消毒指尖避免感染。
3、发作时间与诱因
低血糖常发生于餐前、长时间未进食或剧烈运动后。糖尿病患者若胰岛素剂量过大、服药后未按时进餐,或过量饮酒(酒精抑制肝糖原分解),也易引发低血糖。若症状频繁在固定时间出现(如下午3-4点),可能与胰岛素分泌高峰或药物作用时间重叠有关。
需要注意,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昏迷等严重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送医急救(可先口服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