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病因、症状、检查方法区分肠梗阻和便秘。
1.病因
肠梗阻病因多样,机械性肠梗阻较为常见,如肠粘连、肠道肿瘤、肠套叠、蛔虫梗阻等。肠粘连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因手术创伤导致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腹膜等粘连,影响肠道正常蠕动;肠道肿瘤会占据肠腔空间,阻塞肠内容物通过。动力性肠梗阻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有关,如腹部大手术后、弥漫性腹膜炎等可引起肠麻痹,使肠道蠕动功能丧失。血运性肠梗阻则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引起肠麻痹。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便秘常见原因,如食物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少,饮水不足,会使粪便干结,难以排出。缺乏运动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也容易引发便秘。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引起便秘。此外,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会导致便秘。
2.症状
肠梗阻典型症状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较为剧烈,是由于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致。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次数多,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呈粪样。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会停止排气排便,但在梗阻初期,梗阻部位以下的肠内气体和粪便仍可排出。
便秘主要症状是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少于3次,粪便干结、坚硬,排便困难,有时伴有排便不尽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一般不会出现剧烈腹痛和频繁呕吐,也不会完全停止排气排便。
3.检查方法
肠梗阻腹部X线检查可见多个气液平面及胀气肠袢,呈阶梯状排列,这是肠梗阻的重要影像学表现。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肠梗阻的部位、原因及肠壁血运情况,对于判断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有重要价值。此外,还可通过胃肠造影检查,了解肠道的通畅情况,但在怀疑有绞窄性肠梗阻时应慎用。
便秘一般可通过肛门指诊,了解直肠内有无粪便嵌塞、有无肿物等情况。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排除肠道肿瘤、炎症等器质性疾病。胃肠传输试验可测定食物从口腔到肛门的通过时间,判断是否存在肠道传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