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扭伤急性处理需立即休息、48小时内冰敷(垫毛巾防冻伤)、适当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后续护理疼痛肿胀减轻后逐步开展康复锻炼且48小时后可热敷或物理治疗,何时就医是出现剧烈疼痛肿胀难站立行走、处理后症状未缓反加重、儿童有异常表现,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避免过度活动就医详告情况,老年人易骨折需及时就医加强营养温和锻炼,糖尿病患者要密切留意伤口防感染。
一、急性处理
1.休息:立即停止导致脚扭伤的活动,避免受伤脚部继续负重,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让受伤部位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以利于修复。
2.冰敷:在脚扭伤后的48小时内,用冰袋或包裹着冰块的毛巾敷于扭伤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通过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需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垫上毛巾等避免冻伤。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适当加压包扎,有助于限制肿胀,但包扎力度要适中,不可过紧,以防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抬高,使其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脚部肿胀。
二、后续护理
1.康复锻炼:在脚扭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有所减轻后,可逐步开展简单的足部活动,如缓慢进行足部的屈伸、旋转等动作,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难度,以帮助恢复足部的灵活性和力量,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运动加重损伤。
2.物理治疗:受伤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通过热传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按摩、超声波等物理治疗,进一步加速局部恢复进程,促进淤血消散和组织修复。
三、何时就医
1.若脚扭伤后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明显,根本无法站立或行走,极有可能存在骨折或韧带严重损伤情况,需立刻前往医院就诊。
2.经过2-3天按照常规方法处理后,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这种情况下也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损伤的具体状况。
3.儿童发生脚扭伤时,由于其骨骼、关节发育尚不成熟,即使看似症状不重也需谨慎对待,若出现异常表现如持续哭闹、脚部活动明显受限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因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病情,需专业评估来排除严重损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脚扭伤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重视,避免让儿童在恢复期间过度活动受伤脚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尽告知受伤的过程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损伤程度并给予恰当处理。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脚扭伤后更易发生骨折等严重情况,所以一旦发生脚扭伤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间要注重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钙、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促进恢复,康复锻炼时要采用更温和的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
3.糖尿病患者:脚扭伤后要密切留意伤口状况,由于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若不注意可能会引发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需格外关注受伤部位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