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有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儿童体温可能不典型;有心脏相关症状,如约80%-85%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病情进展可致心力衰竭,儿童表现有差异;有周围体征,如瘀点、指(趾)甲下线状出血等;有栓塞症状,如脑栓塞、肾栓塞、肺栓塞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别。
心脏相关症状
心脏杂音:约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这是因为心内膜炎导致心瓣膜受损,血液流动产生湍流而形成杂音。原有心脏杂音的患者,杂音性质可能会发生改变,如出现新的杂音或杂音强度、音调改变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心脏杂音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的心脏杂音可能因心脏结构特点而有其独特表现。
心力衰竭:随着病情进展,心内膜炎可能导致心瓣膜严重受损,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从而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呼吸困难可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儿童心力衰竭时可能还会表现为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功能受损会明显影响其营养物质的摄取和生长发育。
周围体征
瘀点:可出现于皮肤、口腔黏膜、睑结膜等部位,为直径1~4mm的出血点,呈鲜红色,压之不褪色。瘀点的形成是由于微血管炎或微栓塞导致。
指(趾)甲下线状出血:表现为甲床下出现的条纹状出血,长度可从甲床近端延伸至远端。
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中心呈白色,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小的红紫色痛性结节,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些周围体征的出现与微血管受损、栓塞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栓塞症状
脑栓塞:可出现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由于栓子阻塞脑血管所致。儿童发生脑栓塞时,可能会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和正常功能,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肾栓塞: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是栓子阻塞肾动脉引起。
肺栓塞:常见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栓子阻塞肺动脉导致。不同年龄患者发生栓塞时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肺栓塞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需要提高警惕。